The news is by your side.

澳大利亚经验对英国大学有何启示

13


免费解锁编辑文摘

本文作者是曼彻斯特大学校长,曾任悉尼大学副校长

自从 8 月份从澳大利亚抵达英国以来,我发现英国高等教育的争论让人想起了三个盲人和一头大象的寓言。他们在丛林中跌跌撞撞地行走,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障碍。第一个人找到了大象的鼻子,以为那是一根水管。第二个人摸到大象又大又扁的耳朵,以为那是扇子。第三个人爬上大象巨大的躯干,以为自己登上了宝座。

就像这些盲人一样,我们似乎只抓住了复杂系统的不同部分,每个人看到的只是整体的一小部分。本月,在雷丁,我参加了由我们的伞状组织英国大学联盟举办的第一次会议,这则寓言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会议的气氛既悲观又充满希望——在围绕高等教育的种种不满中,新政府至少试图通过停止敌对言论、寻求与大学建立伙伴关系而不是挑起争端来稳定局势。

学生资助、课程质量和资金模式等具体问题经常被讨论。但尽管这些问题很重要,我们却像盲人一样,误将危机管理当成改革。为了获得洞察力,我们可以看看其他地方正在发生什么,看看其他大学系统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发生了什么——并从中吸取教训,看看我们可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我们可以从澳大利亚学到一些东西,2022 年,即将上任的工党政府启动了一项大学“协议”程序,旨在为该行业规划未来几十年的重大改革,而不仅仅是下一个政治周期。语言很有意思。称其为协议让人回想起 1980 年代由当时的总理鲍勃霍克领导的重大经济和工业改革时代。工会、企业和民间社会齐聚一堂,制定了一项新的增长计划。

今年 2 月发布的最终报告的核心内容是 2050 年高等教育体系的愿景,该愿景主要侧重于包容性增长议程。报告包含两个关键部分。

第一个是参与和机会。该协议设定的目标是到 2050 年,80% 的适龄澳大利亚人拥有高等教育学历,55% 的 25 至 34 岁人群拥有学士或以上学历——这一数字远高于澳大利亚和英国目前的水平。

除了提议将政府资助的名额增加一倍外,该协议还致力于通过额外的基于需求的资金,改善最弱势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些群体从扩大学生名额中获益最少,而未来的经济增长将要求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水平参与经济活动。

第二部分涉及研究,但内容不太丰富。它至少坦诚地指出,过度依赖国际学生学费来支撑国家的研究工作是危险的,令人难以接受。它还建议了一条“途径”,为研究的全部经济成本提供资金。但它将细节留待将来讨论。

当然,政治不可避免地影响改革的可能性。因此,尽管对高等教育的未来持长远看法,但澳大利亚工党政府——在最近几周,在国内关于移民问题的激烈辩论的推动下——提出了限制国际学生人数的立法。这可能会破坏协议进程所开创的许多良好意愿。

鉴于今年夏天爆发的国内骚乱,以及英国大选和当前保守党领袖竞选期间所表达的对移民问题的广泛担忧,英国也有可能发生同样的事情。

那么,英国可以从中吸取哪些关键教训呢?正如澳大利亚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挖掘地下资源,英国也需要适应一个不再像以前那么富裕的世界。英国需要变得更加创新,经济也更加复杂。正如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爵士所说,如果某件事能促进增长,那么它就会在投资中被列为“是”。大学就属于这一类。

在曼彻斯特,我们看到了大学、城市和地区政府、行业和社区协会之间深度合作的好处。这种合作将明确的、基于地方的优先事项与全球公认的卓越性相结合。我们认为这为未来提供了强大的愿景。

但这只是拼图中的一块碎片。要真正看到高等教育改革这头“大象”,我们需要一个全面的、长期的战略,涵盖未来 50 年,而不仅仅是未来 50 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