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在一些帮助下改写了金融法


免费解锁编辑文摘

一位分析师在周五美国大型银行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发现,杰米·戴蒙(Jamie Dimon)不喜欢摩根大通“占主导地位”的说法。美国有超过 4,000 家贷款机构和大量饥渴的金融科技公司,这怎么可能呢?然而,在某些方面,戴蒙的巨额利润表明,在银行业,常规竞争规则不再适用。

以摩根大通庞大的消费者部门为例。最近一个季度的股本回报率为 29%。假设股本成本(投资者的最低要求)为 10%,而该银行正在赚取可观的超常回报。在过去的十年里,如果摩根大通仅仅突破了这个障碍,其零售银行的累计盈利将达到约 500 亿美元。事实上,它的收入比这个数字还要多 900 亿美元。

教科书教导说,非凡的回报往往会被竞争夺走——如果没有,那就可能表明存在市场问题。但摩根大通无视重力的原因有几个。建立一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竞争对手银行的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却步。摩根大通兜售的信用卡依赖于大量历史数据和对客户习惯的洞察。高盛(Goldman Sachs)是尝试从头开始打造这一业务的竞争对手之一,但以失败告终。

技术进一步拉低了球场的水平。在大流行加速客户对数字化事物的接受之后,最大的贷方正在投入数百亿美元用于更快的支付、人工智能和更流畅的客户体验。摩根大通每年在科技方面的支出为 170 亿美元。很少有银行能够与之竞争:根据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的数据,只有九家美国银行的整体运营支出如此之大。

客户惯性也有帮助。戴蒙周五表示,“存款贝塔系数”低于银行模型。简而言之,这意味着账户持有人所接受的储蓄回报率低于人们从利率变动方式中想象的回报率。

与这些战利品挂钩的,是令银行家们心烦意乱的监管繁文缛节。银行高管继续抱怨美联储计划推出的新资本规则,尽管这些规则已经被淡化。但现实是,如果制定得当,这些规则会在最大的贷方周围形成一条护城河。他们受到的监管越严格,客户就越信任他们。

并非所有大银行都同样幸运。如果将过去十年中摩根大通的竞争对手花旗集团的股本回报率设定为 10%,其实际盈利将减少 600 亿美元以上。这表明戴蒙的稳健对摩根大通的巨额回报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花旗年复一年地破坏股东价值,也在以自己的方式扭曲资本主义的规范。

john.foley@ft.com



关键词:

摩根大通在一些帮助下改写了金融法
Comments (0)
Add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