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过剩导致油轮堵塞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自今年年初以来一直以每天接近100万桶的速度储存原油。
  • Vortexa:目前有 12 亿桶原油在海上,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 海上的大量石油表明,最终,石油的需求正在远远供不应求。

运输途中的油轮上的石油量已跃升至201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令人担忧,因为这意味着周围有太多石油而没有被消耗。这是彭博社本周援引 Votexa 数据传达的信息。然而中国传达了不同的信息:它正在建造更多的油罐以增加库存,而且数量要多得多。这传达了不同的信息。

彭博社引用的 Vortexa 数据称,目前海上有 12 亿桶石油正在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彭博社的 Alex Longley 指出,这是自 2016 年以来运输石油量最高的一次,是主要国家产量增加的结果。

然而,石油在海上并不意味着它被储存在海上,因为其他地方没有空间。事实上,Vortexa 的 12 亿桶数据并不包括浮动储存中的石油。然而,据彭博社的朗利报道,如果将浮动储存量添加到上述总量中,海上的原油数量甚至更多——这是自 2020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对于石油多头来说,这种情况看起来不太好。对于生产者来说,这看起来也不太好。这张图片表明,海上的大部分石油正在从一个地方运往另一个地方,寻找买家,而不是在交易完成后从卖方运输到买方。最终,这表明石油需求严重供不应求。

然而,朗利在同一篇文章中指出,“到目前为止,今年原油供应过剩的大部分已被中国消化,自 2025 年初以来,中国一直在囤积石油。”

根据中国本身的最新消息,它也将加大“囤积”力度。

据路透社本周报道,中国国有能源巨头今年和 2026 年将建设 11 个新的原油储存基地,称中国能源行业正在利用当前的油价趋势,在价格较低的情况下储备大宗商品。路透社报道还指出,两年内新增的储存能力约为1.69亿桶,而2020年至2024年这四年间新增的储存能力约为180至1.9亿桶。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自今年年初以来一直以每天接近100万桶的速度储存原油。事实上,根据追踪中国石油进口和炼油厂运行之间差异以了解需求的分析师的说法,即使国内需求不足,库存也推高了进口量。这些发展提出了一个问题:

当供应即将变得更加充足、价格因此变得更低时,中国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答案可能与中国知道石油世界没有什么是确定的,尤其是石油生产趋势。随着欧佩克+的减产,美国页岩油被视为价格低迷的主要原因,但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正在放缓——就像价格下跌时的情况一样。

然后是欧佩克+及其闲置产能。几年前,这种闲置产能被认为是对供应安全保持冷静的一个原因,因为如果原油供应紧张,OPEC+就会利用这些产能。

路透社在本周的另一份报告中表示,在经历了近三年的生产限制之后,经济增长的恢复正在减少这种闲置产能——如果需求激增,OPEC+将无法像原本那样做出强有力的反应。事实上,该出版物的能源评论员罗恩·布索(Ron Bousso)写道,OPEC+一直未能达到其增产目标。

如果需求强劲,这可能会引起担忧,因为这表明闲置产能并不像之前认为的那么多。

国际能源署将闲置产能定义为“可在 90 天内达到并长期维持的产能水平”,闲置产能被认为是不要过度看好原油的一个理由,而 OPEC+ 为应对价格下跌而削减了约 5% 的全球供应——尽管 OPEC+ 表示无意利用该产能。

现在,在需求疲软的情况下,海上石油被认为是预计供应会增加的原因——尽管大量海上石油可能正在从其原产地运往消费地。与此同时,每次提到对俄罗斯能源行业实施更多制裁都会推高油价,这表明交易商对供应安全存在一定的敏感性。

这反过来意味着供应过剩并不像报告中看起来那么确定。毕竟,如果是这样,交易员几乎不会关心对俄罗斯原油的更多制裁。

相关:EIA 确认原油建造,适度的产品需求

原帖





关键词:

全球供应过剩导致油轮堵塞
Comments (0)
Add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