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evin Yao 和 Ellen Zhang
北京(路透社)——中国又一轮糟糕的经济数据给北京当局带来更大压力,迫使其进一步放松财政政策,甚至发放购物券,以使经济增长重回今年约 5% 的目标。
在经历了惨淡的第二季度后,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7月份进一步失去动力:新房价格以九年来的最快速度下跌,工业产出放缓,出口和投资增长下降,失业率上升。
其他数据超出预期,但并非出于积极原因。通胀上升被归因于恶劣天气,而非国内需求增强;进口激增反映出在预期的美国技术限制之前提前购买芯片;零售额回升因 2023 年的低对比而受到推崇。
总而言之,这些数据给政策制定者描绘了一幅令人担忧的图景,除非他们接受经济增长放缓以及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下滑的前景,否则他们加大刺激力度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联合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卡洛斯·卡萨诺瓦表示:“目前的经济表现仍未达到目标,因此需要立即采取重大政策干预措施。”他表示,这可能需要政府将预算赤字从计划的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 3% 扩大至 4%。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策顾问表示,如果经济增长在夏季没有显示出触底的迹象,北京方面可能会在 10 月份决定提前部分发放明年的债券配额。
该顾问表示,“否则,经济形势将不容乐观,5%的增速也根本不可能实现。”但他并未详细说明刺激措施将流向何处。
去年 10 月,中国采取了类似举措,将赤字占 GDP 的比例从 3.0% 提高到 3.8%,并将 2024 年部分地方政府债务配额预先用于投资防洪和其他基础设施。
与去年相比,可能发生变化的是额外资金的使用方式。
经过数十年对桥梁、公路和铁路的投资,基础设施支出的惯常做法带来的回报正在减少。与此同时,中国首选的增长动力——先进制造业,正在加剧贸易紧张局势以及对工业产能过剩和工厂关门通货紧缩的担忧。
法国兴业银行(OTC:)分析师在最新数据的报告中写道:“鉴于中国经济的规模,它不可能仅靠制造业和出口来运转。”
“为了实现5%的增长目标——如果这仍然是目标的话——政策制定者需要加大对国内需求的支持。”
优惠券话题重现
随着消费者收紧开支,中国电子商务巨头不得不采取大幅折扣和促销来吸引购物者,从而挤压了整个零售业的利润空间。
阿里巴巴 (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 集团控股周四的营收未达市场预期,原因是该公司国内电子商务销售因谨慎支出而承受压力。
7 月份的一次高层政策会议承诺将逐步向刺激消费者的方向倾斜,分析师认为这是官方承认之前的政策工具并未发挥预期作用。
本周,官方媒体的一篇文章重新提起了美国和其他地方在疫情期间实施但遭到北京抵制的一项想法。
《中国日报》援引三位政府支持智库的经济学家的话称,政府“应该考虑向消费者提供至少 1 万亿元人民币(1390 亿美元)的额外直接支持,无论是现金还是代金券”。
这笔钱相当于去年GDP的0.8%。
文章称,采取这一措施“将需要扩大今年的赤字率或批准发行更多特别国债”。清华大学中国经济实践与思想学术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在十月为期一周的国庆假期期间发放消费券“是明智之举”。
鉴于过去曾遇到的阻力,大多数经济学家对北京是否会实施这一举措持怀疑态度。在疫情期间,官员们更倾向于支持企业,而让消费者自生自灭。
澳新银行高级中国策略师幸兆鹏表示,此类消费券的影响将是一次性的,只有当危机中受到重创的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开始复苏时,消费才会持续回升。
他估计,中国家庭的财产财富已从600万亿元的峰值下降了20%-30%——降幅大致相当于中国一年的经济产出。
“人们会在领取优惠券的月份消费,” 辛说。“只有房地产和股票价格才能推动消费永无止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