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央行大幅降息,加上针对消费者支出的潜在扩张性财政政策,激发了积极的动物精神。
- 沪深300和香港恒生指数的市场广度有所改善。
- 关注恒生指数中期关键支撑位18,290点。
自上周以来,在中国央行采取新的激进货币政策立场以及即将推出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暗示的推动下,中国和香港股市出现了命运的转变。针对消费者支出的财政政策。
沪深300及恒生指数跑赢大盘
图1:截至2024年9月27日全球基准股指月度表现(来源:Macro Micro,点击放大图表)
根据截至 9 月 27 日的一个月至今表现,沪深 300 指数(+13.44%)和恒生指数(+16.62%)的表现优于除日本以外的区域股市(+7.67%)和其他主要基准股票美国标准普尔 500 指数 (+1.59%) 和日本日经 225 指数 (+2.92%) 等指数(见图 1)。
中国内地和香港基准股指的涨幅很大一部分来自上周,沪深 300 指数周回报率为 15.70%,恒生指数上涨 13%,创下 2008 年 11 月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分别为1998年。
危难时刻呼唤更积极的宽松政策
近期PMI(制造业和服务业)、零售销售、工业生产、消费者通胀和生产者价格等关键经济数据表明,中国内需持续疲弱,这将给中国实现2024年经济增长目标带来挑战。 5%。
为了阻止中国的通缩螺旋式上升,中国人民银行本周宣布对其主要货币政策工具进行一系列同步降息;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 50 个基点(近期可能再下调 25 个基点至 50 个基点),7 天回购利率下调 20 个基点至 1.5%,一年期中期贷款利率下调30个基点至2%,并降低住房抵押贷款利率。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还宣布通过掉期工具为股票提供至少5000亿元的流动性支持,允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利用中国人民银行购买包含股市平准基金的股票。
此外,为了缓冲中国商业银行因房地产市场疲软而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水平上升,中国最高决策者正在考虑向最大的国有银行注入高达1万亿元人民币的资本,以支撑各自的余额来支持陷入困境的经济。
需要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来防止流动性陷阱
图2:截至2024年8月30日中国贷款总额增速及信贷冲动指数(来源:Macro Micro,点击放大图表)
由于中国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低迷,中国的信贷增长大幅下滑,银行贷款总额从 2023 年 4 月的同比 12.5% 骤降至 2024 年 8 月的 8.50%。见于信贷冲动指数(见图2)。
因此,由于消费者和企业信贷需求不足而产生流动性陷阱问题,通过激进的宽松货币政策打开更多流动性闸门可能无法对经济增长产生额外的积极影响。
为了解决扭转中国通缩螺旋环境的症结,需要在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同时积极降息。
经过近一年的零碎扩张政策后,中国政治局(最高领导层)于上周四(9 月 26 日)结束了 9 月月度会议,在会后声明中语气更加“有力”,例如誓言要让房地产市场“止跌”。
此外,还有可能发行2万亿元人民币的特别主权债券,用于财政支出,由于宣布向有需要的中国居民提供罕见的一次性现金补贴,所得款项有可能用于刺激消费支出9 月 25 日上周三。
短期内实施此类一次性救助似乎是中国最高决策者立场的转变,他们过去回避消费者福利主义,促使可能很快出台更有力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消费者支出和信心。都受到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的拖累。
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市场广度有所改善
图3:截至2024年9月27日全球基准股指200日均线上方股票比例环比比较(来源:Macro Micro,点击放大图表)
中国内地和香港股指的多项市场广度指标均有所改善,例如交易价格高于关键长期 200 日移动平均线的成分股百分比。
截至2024年9月27日环比计算,沪深300指数和恒生指数中高于各自200日均线的股票比例从38%上升至56%(+18个百分点),分别从 54% 增加到 78%(+24 个百分点)(见图 3)。
与其他全球主要基准股指相比,沪深 300 指数、恒生指数以及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的股票高于各自 200 日移动平均线的比例改善最为显着。
恒生指数每周MACD趋势指标转为看涨
图4:截至2024年9月30日恒生指数中期及主要趋势(来源:TradingView,点击放大图表)
恒生指数突破 2024 年 5 月 20 日波动高点 19,706 点,加上每周 MACD 趋势指标在中线上方闪现出更高的低点,表明该指数可能正在经历一个新的中期(多周)。 ) 上升趋势阶段。
关键中期关键支撑位为18,290点,下一个中期阻力位为22,690点和26,200点(也是自2018年1月历史高点以来的长期下降趋势线)(见图4)。
另一方面,如果日收盘价跌破18,290点,则另一轮修正性下跌的看涨情景将失效,以重新审视下一个中期支撑位16,725点(也接近200日移动平均线)。
关键词:中国,香港,恒生指数,中国人民银行,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