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市场研究显示,由于制造业需求低迷,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预计将出现五年来首次下降。
市场咨询公司深圳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总交付量预计将达到30万台,较2023年下降5%。
报告将这种下降归因于制造业,特别是汽车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需求明显收紧”,因为企业在盈利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放缓了固定资产投资。
您对世界各地最热门的话题和趋势有疑问吗?通过《南华早报知识》获得答案,这是我们屡获殊荣的团队为您提供的精选内容新平台,其中包含解释、常见问题解答、分析和信息图表。
高工产研数据显示,工业机器人销量不及预期,出现2020年以来首次下滑。该机构此前预测今年销量将达到创纪录的 32 万辆。
报告称,“工业机器人制造商正在经历一场生存考验。”其指出,需求放缓导致行业内出现价格战。
中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公司之一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公司的机械臂在最近举行的中国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展出。照片:Shutterstock alt=中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公司之一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公司的机械臂在最近举行的中国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展出。照片:Shutterstock>
今年的销量下降也是在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采用率已经超过德国和日本的情况下发生的。
过去几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需求增速逐渐放缓。 2021 年,随着中国开始加大工业机器人的采用力度,销售额猛增 54%。
然而,由于 Covid-19 相关限制和全球地缘政治逆风的影响,这一增长在 2022 年和 2023 年分别大幅下降至 16% 和 4.3%。
尽管订单下降已成为“行业通病”,但内地的外国工业机器人供应商的日子却更加艰难,一些供应商的季度订单量较上年同期下降了40%以上。 GGII 报告。
2021 年,随着中国开始加大在制造业的采用力度,国内外供应商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激增。照片:Shutterstock alt=2021 年,当中国开始加大在制造业的采用力度时,国内外供应商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激增。照片:Shutterstock>
过去几年,中国加大了工业机器人以及其他硬件和软件的使用,以提高生产率、减少劳动力支出并提高其制造业供应链的国际竞争力。
2021年底,国家公布了机器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是实现机器人销售额每年至少增长 20%,并培养一批行业冠军,到 2025 年将机器人密度提高一倍。
到 2023 年,中国每万名员工拥有 470 台机器人,高于一年前的 402 台。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去年 11 月发布的一份报告,就机器人与工厂工人的比例而言,该国目前排名第三,仅次于韩国和新加坡。
本文最初发表于《南华早报》(SCMP),该报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有关中国和亚洲最权威的声音报道。欲了解更多南华早报故事,请探索南华早报应用程序或访问南华早报的Facebook和 叽叽喳喳 页。版权所有 © 2024 南华早报出版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c) 2024。南华早报出版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关键词:401k,商业,财务信息,投资,投资者,市场新闻,股票研究,股票估值,商业新闻,经济,财经( t)投资工具,抵押贷款,共同基金,个人理财,报价,真实房地产,退休,股票,股票,Suze Orman,税务,跟踪投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