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亚洲股市周一早盘下跌,此前强劲的美国就业数据导致交易员重新考虑美联储降息的未来路径。
大多数阅读来自彭博社
澳大利亚和香港股指期货下跌,表明该地区股市在前三个交易日下跌的指标面临进一步压力。日本市场周一因假期休市。周五报告发布后,美国股市和国债暴跌,其中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下跌 1.5%,纳斯达克 100 指数下跌 1.6%。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收高 7 个基点,至 4.76%,这是 2023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债券收益率周一早盘也攀升。美元兑大多数主要货币周五走强后窄幅波动,推动美元强势指数升至两年高点。有迹象表明日本央行官员可能会在一月晚些时候的政策会议上讨论上调通胀前景,导致日元兑美元汇率近期跌势有所收复。
股市抛售和美元重新焕发活力,反映出今年头几周的谨慎态度,因为交易员仍不确定美联储降息和通胀的步伐。
在其他地方,期权交易员正在为英镑暴跌 8% 做准备,因为上周英国市场的财政困境引发了惨痛的抛售,令英镑承压。
在亚洲,周一发布的数据包括中国 12 月贸易数据和印度通胀数据。中国12月货币供应量的单独数据也可能在1月15日之前的任何时间公布。
中国的经济数据将为投资者提供有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面临挑战的进一步证据。中国股市在 2025 年前 7 个交易日下跌超过 5% 后,正面临 2016 年以来最糟糕的开局。
强大的工作
投资者将把注意力转向本周将公布的美国通胀数据,周三将公布消费者价格指数报告。他们还将关注周一公布的纽约联储一年期通胀预期、周二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以及周四的初请失业金人数。
在周五公布井喷的非农就业数据后,该数据将进一步明确美国经济。美国12月就业增幅创九个月来最大增幅,失业率意外下降,为劳动力市场又一年的弹性画上了句号。该数据支持了美国利率可能在可预见的未来保持不变的观点,这是一些美联储官员在过去一周所暗示的前景。
周五就业数据公布后,一些大银行的经济学家修改了对美联储进一步降息的预测。
美国银行此前预计今年将降息两次,但现在不再预期,并表示下一步行动可能是加息。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的降息前景是华尔街最有希望的之一,该公司仍寻求降息五个四分之一个百分点,但表示将从五月份开始。高盛集团预计今年将削减两次,而今年则削减三次。
博尔文财富管理集团 (Bolvin Wealth Management Group) 的吉娜·博尔文 (Gina Bolvin) 表示:“随着市场重新调整降息幅度较小的预期,投资者可能希望为更大的波动做好准备。”
在企业新闻方面,知情人士称,强生公司正在考虑收购 Intra-Cellular Therapies Inc.。随着财富管理公司 Insignia Financial Ltd. 的收购活动不断升温,贝恩资本 (Bain Capital) 加大了对澳大利亚 Insignia Financial Ltd. 的收购力度。
摩根大通的杰米戴蒙表示,关税如果使用得当,可以帮助解决不公平竞争和国家安全等问题。
大宗商品方面,随着美国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油价周五收于三个月高位,进一步推动原油在 2025 年强劲开局。
本周主要事件:
-
中国贸易,周一
-
印度消费者物价指数,周一
-
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菲利普·莱恩和管理委员会成员奥利·雷恩周一在香港发表讲话
-
阿根廷消费者物价指数,周二
-
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 (PPI),周二
-
纽约联储主席约翰·威廉姆斯周二发表讲话
-
日本央行副行长 Ryozo Himino 周二发表讲话
-
周三欧元区工业生产
-
法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周三
-
英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周三
-
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周三
-
芝加哥联储主席奥斯坦·古尔斯比和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尼尔·卡什卡利周三发表讲话
-
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弗朗索瓦·维勒鲁瓦·德加洛周三发表讲话
-
周四澳大利亚失业率
-
德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周四
-
意大利贸易,消费者物价指数,周四
-
波兰利率决定,周四
-
周四韩国利率决定
-
英国工业生产,周四
-
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零售销售、进口价格,周四
-
美国银行、摩根士丹利周四公布财报
-
台积电周四公布财报
-
中国周五GDP、房地产价格、零售销售、工业生产
-
周五欧元区消费者物价指数
-
周五美国新屋开工、工业生产
市场的一些主要走势:
股票
货币
-
欧元兑美元汇率变化不大,为 1.0241 美元
-
日元汇率变化不大,为 1 美元兑换 157.81 日元
-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化不大,为7.3619
加密货币
-
比特币下跌 0.5% 至 93,904.01 美元
-
以太坊下跌 0.8% 至 3,239.84 美元
债券
这个故事是在彭博自动化的协助下制作的。
大多数阅读来自《彭博商业周刊》
©2025 彭博社
关键词:彭博社,日本央行,美联储,澳大利亚,通胀前景,中国,失业率,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