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人工智能驱动的股市创下新高,泡沫警告也越来越响亮。
-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等华尔街老派人士仍然不相信互联网泡沫有任何相似之处。
-
他们引用了其他估值指标,这些指标显示的情况远没有 1999 年那么可怕。
如果你在任何特定时间打开 CNBC 或彭博社,你很有可能会看到一位正在谈论人工智能股票泡沫的人物。
如果您使用历史剧本来识别估值过高的市场,那么这个案例就很容易实现。从传统指标来看,我们正在闪烁红灯。就连很少谈论资产价格的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最近也提到了这一点。泡沫言论正达到顶峰。
但如果历史剧本被打破了怎么办?毕竟,股票策略界的某些角落多年来一直以估值为由预测股市崩盘,但并没有发生这样的崩盘。
那些仍然看好股市命运的人不断提出这种过时的策略论点。这个想法是,人工智能革命与过去的投机泡沫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公司更好。这样一来,盈利能力就会提高,而 Pets.com 式的傻瓜式行为就会少得多。
还有一个心理案例:如果我们不断地谈论人工智能泡沫,我们是否已经有效地提高了警惕?我们是否在不知不觉中通过提前承认并(也许是下意识地)应对风险来防范市场崩盘?
如果您仍然不相信,请不要相信我的话。问问华尔街的老卫士吧,他们一直不愿意对人工智能泡沫说犯规,尽管低调的专家们继续敲响警钟(我们在《商业内幕》上报道过其中一些人)。
就在本周,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股票策略师发布了新的研究,概述了人工智能股票为何如此受欢迎。 不是 在一个泡沫中。
以下是他们的一些要点:
这一总体观点符合上面提到的牛市情况:当你根据企业健康状况的替代指标调整估值时,情况远没有那么明显,并且与互联网时代的相似之处减弱了。
以摩根士丹利的下图为例。它显示,500 强公司的自由现金流收益率中位数大约是 1999 年的三倍。
下一张图表(同样来自摩根士丹利)显示了通过调整利润率而改变的传统远期市盈率。目前这一估值指标的水平远低于 1999 年,因为这些利润率要强劲得多。
高盛提供了另一种替代估值指标,旨在考虑未来收益 生长。下图显示了科技股(浅蓝色线)和 MSCI 全球指数(深蓝色)随时间变化的所谓 PEG 比率。请注意,科技产品比 1999 年便宜得多,而且与市场其他部分的脱钩程度也低得多。
最后,替代估值指标看起来有吸引力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主导行业中最大的参与者——人工智能——现在比互联网时代更强大。
在审视“实力”时,高盛关注的是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它有多少债务?它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并继续进行再投资?该公司表示,当今一批精英人工智能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更加稳健。
摩根士丹利对此表示同意:“自由现金流的产生、运营效率和强劲的盈利能力都是比我们在 1990 年代末看到的更高质量指数的特征,”该公司的股票策略师本周写道,并补充道,“我们认为 2026 年即将进入的宏观/盈利制度也支持估值。”
读完本文后,我最不希望您做的就是对股市可能出现泡沫的风险沾沾自喜。这就是历史上真正的报应发生的方式——当集体投资格局放松警惕时。
值得关注的一个领域是人工智能领域交易的增加。就在今年,OpenAI 已斥资 1 万亿美元与 Nvidia 以及最近的 AMD 等公司达成计算交易。这引起了那些将半导体供应链日益循环化视为风险的人的批评。
他们认为,这种“供应商融资”在互联网泡沫期间也很普遍,这对实际需求量给出了错误的解读。
但即便如此,也遭到了华尔街人士的一些抵制。
以 Vivek Arya 为首的美国银行分析师本周在给客户的信中写道:“最近对人工智能融资的担忧被严重夸大了,因为我们预计到 2020 年,人工智能融资的贡献最多不会超过 1.2 万亿美元的 5-10%。”
因此,请为这个故事添加书签,下次当您看到人工智能泡沫的讲话头警告时,请回来查看上面的论点。
请记住,意识到并害怕最终的崩溃是最好的防御。最好始终保持警惕以了解新的发展。
阅读 Business Insider 上的原始文章
关键词:摩根士丹利,高盛,股市,市场崩盘,谈话头,人工智能革命,传统指标,商业内幕,杰罗姆·鲍威尔,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