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影响 2025/26 年全球市场的五种情景



Investing.com – 瑞银在发布全球市场展望时,模拟了五种可能塑造 2025/2026 年投资前景的情景。

第一个场景 预计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赢得总统职位,而共和党则赢得国会参众两院,但未能在参议院获得阻挠议事的多数席位——即所谓的“红色扫荡”。

2025 年的财政政策已大致确定,因为大多数支出和税收政策已经根据各方之间的现有协议落实到位。但 2025 年之后,重大变化即将到来:2017 年《减税和就业法案》下颁布的大部分减税措施将于当年年底到期。

瑞银分析师在 10 月 9 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我们并不认为红色扫荡会导致 TCJA 的简单延期,但我们确实认为 TCJA 的大部分内容将会延期。”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的基线,我们估计 2028 年之后财政赤字将增加 4.4 万亿美元,占 GDP 的 7% 以上,其中大部分将是维持现状的成本。

另一个特点是,在 10 年内削减企业税预计将花费约 6000 亿美元,这可以通过废除《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中的能源税条款来大致完全获得资金。

总而言之,相对于国会预算办公室的基线,预算窗口内的赤字可能会扩大 4.4 万亿美元,而许多当前的税收减免将在该基线到期。然而,这笔支出的绝大多数是为了维持现有的税法,而不是大幅削减个人税。

企业减税可能会刺激一点增长,然而,将这种国内税收政策组合与更严厉的中国关税相结合意味着相对于现行法律的赤字扩大可能不会完全刺激增长。

第二种情况 预计副总统哈里斯将入主白宫,而民主党将重新夺回众议院,并有可能保住参议院——即所谓的“蓝色横扫”。

哈里斯竞选团队提议将单一申报者收入超过 40 万美元和联合申报者收入超过 45 万美元的最高税级恢复至 39.6%,拜登政府也提出了这一建议。

这项政策可以在预算窗口内抵消约 4000 亿美元的其他收入群体的扩大范围,这意味着所有其他群体的范围扩大的总成本将是约 1.7万亿美元的收入损失。

总体而言,尽管提出了许多增加收入的建议,哈里斯的竞选政策可能会在 10 年预算窗口内将赤字扩大约 2 万美元。

平衡对高收入者和企业的增税以及对低端收入群体的减税,我们预计 2026 年和 2027 年第 4 季度/第 4 季度的增长率将分别比 Blue Sweep 情景中的下降约 0.3 个百分点和约 0.1 个百分点。到我们的基线。

第三种情况 预计美国经济将陷入衰退,如果美联储能够成功实施定价的宽松政策,这种风险应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尽管经济方面有很多好消息,但家庭压力的迹象已经蔓延。

信用卡和汽车贷款拖欠率接近或高于全球金融危机水平。对于收入分配最底层 80% 的人来说,高流动性的资产负债表现在已经完全蒸发,而即使是在富人中,后疫情时代的消费热潮也可能失去动力。

商业调查充其量是喜忧参半,部分投资和建设正在急剧放缓,而政府支出放缓也开始给经济活动带来压力。一段时间以来,经济中对利率敏感的周期性部分看起来已经陷入衰退,但强劲的消费却打破了通常的传导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情况会发生变化:消费者支出最终放缓至破坏企业对需求信心的程度。支出减少导致招聘减少(工资负增长),进而导致支出减少和预防性储蓄增加。

美联储意识到需要彻底宽松,而不仅仅是减少限制,因此将联邦基金利率拉回到下限。

第四种情况 围绕关税,前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最重要的建议之一是将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水平提高到60%,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税水平提高到10%。

如果实施此类关税,我们认为法律程序将使中国不太可能在 2025 年下半年(我们假设 9 月)之前实施关税,而世界其他地区关税将在 2026 年实施。

大多数文献表明,2018/2019年美国关税的成本由美国承担,因为中国企业没有降低价格来保持市场份额。但来自中国的进口量(及其市场份额)急剧下降,第一年平均下降22%,5年后下降36%。

我们预计将更加关注“原产地规则”以避免关税规避。

最后, 第五种情况 围绕央行过早放松政策的中心。

尽管核心通胀率仍然较高,而且 63% 的央行未能实现通胀目标,但央行的宽松政策已经开始,该行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央行中近 70% 现已开始降低利率。

“为什么现在削减?”的逻辑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避免潜在的进一步放缓。也就是说,我们不知道之前的情况是,在劳动力市场仍然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市场定价了如此大的宽松政策。

尽管我们不属于“粘性”通胀阵营,但过早的宽松政策可能会导致“最后一英里”进程放缓。

欧元区和中国以外的全球经济增长已经略高于长期平均水平。不难想象,如果美国经济没有像我们预测的那样放缓,欧元区消费最终开始起飞,或者中国宣布更多刺激措施,全球经济就会回升动力,推动增长高于趋势水平。





关键词:

可能影响年全球市场的五种情景
Comments (0)
Add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