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附近的第二个码头,起重机将集装箱从丹麦航运集团马士基运营的另一艘船上吊起,放到卡车车厢里。卡车将把这些货物——来自韩国的电子产品、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来自欧洲的机械——运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各地的仓库。
大约每 4 个经过印度的集装箱中,就有 1 个在这里装卸,这些码头位于孟买以南伸入阿拉伯海的码头上。过去 20 年来,集装箱流量增长了大约两倍,去年达到 640 万个 20 英尺长的箱子。然而,按照世界最大港口(其中许多在中国)的标准,这个港口的规模仍然很小。
印度目前正在积极追赶,准备建设新港口,同时扩建现有码头。这些计划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速度将决定印度最宏伟的愿望之一: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制造和出口巨头。
这种前景越来越有可能实现,因为长期以来严重依赖中国工厂生产商品的跨国零售商正寻求其他渠道,因为中美之间的贸易敌对状态以及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令他们感到恐慌。随着企业认识到无论谁赢得 11 月的美国总统大选,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关系仍将不稳定,这种努力正在加剧。许多大品牌正在印度寻找工厂。
“世界不希望完全依赖中国,”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港务局主席安梅什·沙拉德·瓦格说。“毫无疑问,最好的选择是印度。现在,人们正在将基地转移到印度。”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正在将他们的工厂扩展到印度。但这种趋势能否持续下去,能否持续增加工厂订单以及急需的制造业工作岗位,可能取决于印度港口能否发挥自己的作用。在新孟买的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港,施工队正在将五个码头中的一个码头的面积扩大一倍,增加两个泊位。
此次主要行动针对的是位于海岸线 100 英里处的工业区瓦德万。港口当局正在计划在那里建造一座巨大的设施,该设施每年可运输 2000 万个 20 英尺集装箱,大约是现有新孟买港的三倍。
该项目预计耗资超过 90 亿美元,分两个阶段建设,预计 2035 年完工。该项目最近获得了印度内阁的批准。
新港口的关键是水深,可以容纳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这些船可以装载多达 24,000 个集装箱。印度其他港口可以容纳最多装载 18,000 个集装箱的船只。
这一限制制约了贸易流动。印度与欧洲或东亚之间约 25% 的集装箱货物通过新加坡、阿联酋迪拜或斯里兰卡科伦坡的港口运输,货物在这些港口转运至可在印度停靠的小型船只,或从这些船只转运至其他船只——这相当于必须在芝加哥或亚特兰大转机,而不是搭乘直飞航班。
因此,印度托运人每 20 英尺集装箱的运输成本大约增加 200 美元,而且运输时间也增加了三天,瓦格说。三天的运输时间差距削弱了印度作为商品生产地的竞争力。
瓦格表示,瓦德万港旨在降低此类成本并加快交货时间。“我们不应该依赖小型船只,”他说。“我们的港口应该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另一个港口正在建设中,以容纳最大的集装箱船,高度依赖自动化。该港口最近接收了第一艘集装箱船来测试其运营,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放。该设施因当地社区的反对而推迟多年,是阿达尼集团的一个项目,该集团是亿万富翁大亨高塔姆·阿达尼 (Gautam Adani) 积累的商业帝国的核心要素。
阿达尼长期以来一直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莫迪于 6 月开始了他的第三任期。在全国大选之后,莫迪的印度民族主义政党被迫组建执政联盟以维持权力,因此其影响力有所减弱,但预计他将继续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一些人认为,正在进行的扩张已经跟上了印度不断增长的出口步伐。
印度最大的物流公司之一 Allcargo Group 创始人兼董事长 Shashi Kiran Shetty 表示:“各个港口的运力都在增加。我们可能还能应对 25% 或 30% 的需求增长。”
他指出,近年来蒙德拉一个主要集装箱港口的运力不断扩大。
最近几个月,印度西海岸的一些港口出现了混乱,出境货物堆积如山,因为远洋运输公司绕过一些目的地,将船只集中在连接东亚与欧洲和北美的主要航线上。
大部分中断都是由于船只避开苏伊士运河以躲避也门胡塞叛军的袭击。船只转而绕道非洲。由于距离增加,航运公司需要额外的船只来维持每周的班次。他们已经转移了一些通常会停靠印度港口的船只。
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由于合同谈判陷入僵局,印度 12 个最大港口的码头工人可能会罢工。
从长远来看,那些依赖印度贸易的人呼吁采取更积极的行动,深化现有港口的航道——这是一个昂贵而复杂的过程。
印度货运代理协会联合会主席杜尚特·穆拉尼表示:“印度港口必须进行疏浚。中国肯定比印度有优势。”该协会代表卡车运输公司、报关行和其他公司。
和所有海岸的港口监督员一样,负责管理新孟买港务局的瓦格也对自己无法控制的业务部分感到沮丧:例如,拥挤崎岖的高速公路减慢了货物的运输速度,而火车系统传统上优先考虑乘客的运输。
铁路部门即将完成一条专用铁路走廊的建设,用于在孟买和新德里之间运输货物。这将允许集装箱双层堆放,同时允许火车以双倍速度行驶,从而有效地使系统容量增加四倍。
国家政府也在监督高速公路的建设。
问题在于这些努力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以及它们能否跟上货运量的增长。如果印度成为中国工业的可行替代者,需求将更大。
瓦格表示:“铁路和公路都必须加快速度。”
关键词:全球贸易,纳伦德拉·莫迪,高塔姆·阿达尼,供应链,印度港口,供应链转移,中国替代方案,印度中国+1,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港,印度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