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持续财政赤字和债务发行的一些汇报 – 威廉·米切尔 – 现代货币理论


政府不可能持续出现财政赤字!是的,它可以。怎么会这样呢?你需要了解赤字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产生的,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财政盈余不是政府应该追求的常态吗?为什么要这样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去探究和理解这一切都与背景有关?你所说的背景是什么意思?情况很明显,如果它出现赤字,它就必须用债务来为自己筹集资金,这就很危险了,不是吗?它不会用债务来“资助”自己,如果你这样想,就意味着你不了解政府作为垄断发行的货币的基本特征。这些关于持续赤字和债务融资的说法经常在社会各个层面出现——在家庭餐桌上、选举期间、媒体上,以及我们讨论政府的几乎所有其他地方。也许他们没有巧妙地表达出来,但他们一直在排练,我上面提供的回应大多不被理解,这意味着政策选择被扭曲,而且往往会做出最糟糕的政策决定。因此,尽管我过去曾广泛撰写过有关这些问题的文章,但我认为现在是时候重新审视一下了——而我之所以这么做的动机是昨天我与另一场我不想透露的谈话。但它告诉我,要让 MMT 走上起跑线,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以美国联邦政府为例。

下图显示了 1930 年至 2023 年美国政府的财政状况(占 GDP 的百分比)。

你观察到了什么?

历史数据显示,1930年至2023年间,美国政府在95年中,有81年出现赤字,占比85.2%。

另一个事实是,每次财政收支达到或接近盈余时,经济就会紧随其后。

该数据是无可争辩的。

查看澳大利亚联邦数据(可在此处查看)。

下图显示了 1953-54 年至 2022-2023 年美国政府的财政状况(占 GDP 的百分比)。

政府目前提供的数据可以追溯到1970-71年,但澳大利亚储备银行也提供了一些历史数据,可以让我们追溯到1953-54年。

你所看到的大部分都是赤字。

20 世纪 80 年代末,当时的工党政府痴迷于新自由主义和盈余的神圣性,结果连续四年实现盈余,最终却引发了自 20 世纪 30 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从1996年开始,保守党政府也同样痴迷于此,并连续取得盈余,直至2007年被赶下台。

我们历史上的那段短暂时期被评论家们视为“常态”。

但正如图表所示,这是澳大利亚政府财政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

此外,与此同时家庭债务也大量增加——从1996年占可支配收入的51.4%上升到2007年离任时的163.5%。

由于政府继续推行紧缩政策,这一比例目前约为 186%。

我们应该明白,财政盈余和家庭债务上升这两件事有着内在联系。

自1996年起,政府对财政盈余的追求与广泛的金融市场放松管制相吻合,导致家庭部门吸收了大量银行信贷。

当时,实际工资增长也受到严厉的劳资关系立法的抑制,这些立法的目的是消灭工会,并使权力平衡坚定地转向雇主这一方。

关键在于,这些财政盈余之所以能够在较长时期内(略超过十年)保持下去,是因为经济增长(以及由此产生的税收收入增长)是由家庭部门债务的增加来维持的,这使得受到财政紧缩和实际工资抑制压力的家庭能够维持家庭消费支出的增长。

如果家庭没有积累债务,而是使用信贷来维持支出增长,那么在1996-97年首次实现盈余一年左右之后,经济就会严重下滑,财政状况也会迅速转回赤字状态。

需要注意的另一点是,正如我们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看到的那样,以财政盈余和非政府部门不断增加的债务为基础的增长战略是不可持续的。

特别是家庭,不能无限期地继续累积越来越多的债务。

最终,资产负债表状况变得如此不稳定,以至于经济状况的微小变化——例如失业率上升、临时工作时间减少或利率上升——都会导致该行业陷入危机,随后支出增长也会随之减少。

这些削减导致经济陷入衰退,而盈余造成的财政拖累则加剧了经济衰退。

那些试图将澳大利亚历史上的那段时期描述为“常态”,并将所有其他结果与之进行比较的人完全误解了这些关系和动态。

财政赤字是澳大利亚的“常态”。

数据显示,从1953-54年至2022-2023年,澳大利亚74年中,有52年(占74%)出现赤字。

如果我们排除家庭债务急剧上升和家庭储蓄率跌至零以下的“异常”年份,那么自1953-54年以来,这一比例将上升到“正常”时期的90%。

那么上下文又如何呢

宏观经济部门相互关联——政府、外部和国内私人部门。

每个人的净支出决策和结果都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

这使我们能够了解制定财政政策的背景。

例如,就澳大利亚而言,作为一个资本进口国,我们的外部收支平衡通常出现赤字,这意味着当地经济向世界其他地区净支出。

这意味着经济每个时期产生的部分收入会因国内支出流而流失到世界其他地区。

自 1970 年代以来,这一漏税现象平均占 GDP 的 3% 至 3.5% 左右。

这意味着什么?

首先,如果私营部门(家庭和企业)希望整体储蓄,那么政府部门必须以财政赤字为目标,否则将出现经济衰退,财政状况将被迫出现赤字。

例子:

1. 外部泄漏占GDP的3.5%。

2. 私人家庭漏损(来自整体储蓄)占GDP的2%。

3. 为了保持国民收入不变,财政状况必须至少通过注入相应的净支出(即赤字)来抵消这些漏洞。

每当出现外部赤字时,财政状况必须至少等于该赤字,否则国内私营部门将被迫出现赤字并增加债务。

这应该有助于您理解什么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规范”。

以挪威为例,该国目前通过石油和天然气储备拥有外部盈余,因此它仍然可以实现总体私人国内储蓄和财政盈余,同时又不损害经济活动和一流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提供。

它们的背景不同,因为外部部门提供了净支出注入,而出现外部赤字的国家则必须通过国内支出注入来抵消支出流失。

债务融资?

想象一下一个新的国家出现,政府宣布将使用一种新货币,并且所有公民现在必须放弃使用该货币的纳税义务。

问题出在哪里?

简单来说,使用政府货币的非政府部门没有任何新货币,因此将无法支付其税负等。

解决方案?

政府用新货币来创造新货币。

如何?

通过采购流程、养老金支付等。

非政府部门立即有动力向政府提供生产资源,以赚取新货币。

顺序很明显——新货币–>税收责任–>公共支出–>纳税。

如果公共支出 > 税收支付,那么我们就会记录财政赤字,而非政府部门就会产生储蓄流(以新货币计算),并积累为财富存量。

这些财富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出现了财政赤字 — — 也就是说,政府没有通过征税来抵消所有的支出注入。

现在想象一下政府宣布非政府部门的投资组合选择:用有利息的债券(债务工具)来取代以货币计价的财富(来自之前的储蓄)。

非政府部门现在可能会将其部分货币财富转换为有利息的债券,统计人员将记录国家债务的增加。

但这仅仅反映非政府部门在这种简单情况下的货币持有量和利率债券持有量的投资组合。

非政府部门购买国债的资金从哪里来?

答案:先前的储蓄积累为货币财富。

这些财富从何而来?

答案:先前的财政赤字——政府支出没有完全通过征税来抵消。

换言之,财政赤字为非政府部门购买政府债务提供了资金。

在哪个星球上我们会将这些动态和因果关系构建为“债务弥补赤字”?

当我们用现实世界的制度和行为使故事复杂化时,逻辑不会改变。

政府不需要发行债务来解决财政赤字问题。

发行债务并不能弥补政府赤字。

主流经济学家表示,如果不发行债务,通货膨胀就会加速——这是他们所回避的所谓“印钞”现象。

但通常这也是毫无意义的。

鉴于我们理解购买政府债务的决定是对非政府部门财富持有的不同组成部分的理想组合进行投资组合的选择,应该清楚的是,这些“资金”无论如何都不会被投入到经济中。

如果财政赤字注入导致总支出超出了经济通过增加生产做出反应的能力(从供给方面而言),那么我们会认为这是一个不明智的政策立场,但同样,这也是很容易改变的——削减扩张。

结论

原则很明确:

1. 政府可以永远持续保持财政赤字,所需赤字规模取决于具体情况。

2. 发行本国货币的政府不会通过发行债券来弥补赤字。相反,赤字会为非政府部门的净储蓄能力提供资金,从而允许进行财富投资组合选择,其中可能包括购买政府债券。

今天就到此为止!

(c)版权所有 2024 William Mitchell。保留所有权利。



关键词:

关于持续财政赤字和债务发行的一些汇报威廉米切尔现代货币理论
Comments (0)
Add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