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做出重大政策利率决定后,印度和中国现在可能会做什么


随着全球通胀冲击的最后痕迹消退,随着各经济体迈向充满未知数的新一年,向降低借贷成本的转变将保持势头。

彭博经济研究称,既然美联储也加入了富裕国家的行列,首次降息,对消费者价格的挥之不去的担忧将逐渐让位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

其对发达经济体借贷成本的总体衡量显示,从现在到今年年底,下降了近 40 个基点,到 2025 年结束时,下降幅度将达到这一数字的两倍以上。

布隆伯格

尽管美联储现在将负责推动全球宽松政策,但降息可能会广泛蔓延,七国集团其他大多数国家仍将继续支持,甚至挪威和澳大利亚等坚持抵制的国家也可能加入进来。适当的时候。但尚未解答的问题困扰着前景,其中最关键的是 11 月的美国大选。很难猜测一月份上任的唐纳德·特朗普与卡马拉·哈里斯会有多大不同,但如果全面实施,他的税收、关税和移民政策将对美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对美联储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无论发生什么,与最近长期较高利率的中断相比,央行的激进主义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布隆伯格

在此关注的 23 家机构中,预计只有 3 家机构在未来三个月内保持借贷成本不变,并且预计到 2025 年底,每家机构都会以某种方式调整借贷成本。

尽管货币宽松是当前的主题,但一些国家可能会采取紧缩政策——尤其是日本再次加息,巴西也将加息。

彭博经济研究院的观点是:
“美联储的半个基点变动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意外刺激意味着央行的叙述已经从抑制通胀的加息转向提振市场的降息。日本央行走向另一个方向——这对日元套利交易来说意味着——是一个主要的逆流。第二个可能来自美国大选。特朗普关于税收、关税和驱逐出境的竞选承诺如果得以实现,将改变经济轨迹,并迫使美联储再次调整方向。”

——汤姆·奥尔利克,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美联储

  • 当前联邦基金利率(上限):5%
  • 彭博经济预测 2024 年底:4.5%
  • 彭博经济预测 2025 年底:3.5%
  • 市场定价:11 月份下调 25 个基点,有 36% 的可能性出现更大的 0.5 个基点变动。预计 12 月份将再次减少。

随着美联储多年来的首次降息终于结束,投资者已将注意力转向第四季度及以后可能进一步降息的规模和步伐。

尽管央行一开始就采取了比平时更大的半个百分点的举措,但主席杰罗姆·鲍威尔表示,不应指望官员们继续以这种速度前进,他们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重新调整政策”。

根据 9 月份发布的预测中值,他们预计今年利率将再降低半个百分点,并在 2025 年基础上再降低整整一个百分点。但政策制定者意见不一,少数人认为 2024 年将进一步削减四分之一或更少。

官员们继续强调,未来的道路将取决于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他们表示,他们热衷于防止美国劳动力市场进一步降温,同时监测通胀是否继续向央行 2% 的目标迈进。

鉴于鲍威尔的主席任期将于 2026 年结束,11 月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可能会引发有关下一届政府期间美联储人事变动的讨论。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已经表示,他不会连任鲍威尔,而民主党候选人则表示不会连任鲍威尔。提名人哈里斯尚未就这个问题公开发表评论。

彭博经济研究院的观点是:
“美联储在 9 月份降息 50 个基点,我们预计今年将进一步降息 50 个基点,其中包括 11 月和 12 月的会议均降息 25 个基点,并在 2025 年再降息 100 个基点。我们预计失业率将在 2025 年升至 4.5%。 “2024 年底,超过 FOMC 预期的中值 4.4%,超过 2025 年的 5.0%。如果这种超调发生在今年最后一次 FOMC 会议之前,那么 11 月或 12 月降息的可能性很大,达到 50 个基点。” —安娜·黄

印度储备银行

  • 当前印度储备银行回购利率:6.5%
  • 彭博经济预测 2024 年底:6.25%
  • 彭博经济研究预测 2025 年底:5.5%

印度储备银行预计将在 10 月 7 日至 9 日的政策审查中将关键利率维持在 6.5% 不变,因为继 7 月和 8 月保持在低于 4% 的水平后,通胀可能会在 9 月再次回升至 4% 的目标。

虽然近20个月的高借贷成本减缓了通胀,但行长Shaktikanta Das希望在考虑降息之前看到更多价格上涨迹象围绕央行目标可持续稳定下来。

对于在 10 月 4 日任期结束后接替三名外部成员的货币政策委员会新成员来说,投票支持降息也将很困难。因此,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计在 12 月之前不会出现转向。

彭博经济研究院的观点是:
“印度央行的强硬立场已经没有理由了。自8月份审查以来,第二季度GDP意外下降,通胀已降至目标以下,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扩大了政策利差。这应该会促使印度央行采取中立立场,并在 10 月份降息 25 个基点,以缓解资本外流的担忧。我们预计印度储备银行将 2025 财年通胀预期从 4.5% 下调至 4.3%,但由于农村复苏前景强劲,增长预期仍维持在 7.2%。” ——阿布舍克·古普塔

中国人民银行

  • 当前1年期中期贷款利率:2%
  • 彭博经济预测 2024 年底:2%
  • 彭博经济预测 2025 年底:1.6%

中国央行上个月发布了自疫情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包括将一年期政策利率下调至历史最高水平,并承诺再次下调短期利率,这也是官员们越来越青睐的。

这一举措是在官方队伍日益焦虑和消费者不满(以及华尔街对经济增长的显着下调)的情况下采取的,可能不足以促进长期增长。

当局面临的挑战仍然相同:家庭仍在抑制支出,通货紧缩威胁着投资和情绪。

展望未来,既然美联储已经开始宽松周期,央行就有更大的降息空间,而不会引发货币风险。

经济学家普遍期望官员们能够做到这一点,除财政工具外还使用货币政策来应对经济不景气。

彭博经济研究院的观点是:
“中国人民银行的刺激计划令人瞠目结舌——从降息和存款准备金率到向股票投资者提供流动性。每一步都意义重大。一起实现这些目标是不寻常的,这说明北京迫切需要防范通货紧缩风险并让经济增长步入 5% 的目标。” ——常舒

欧洲中央银行

  • 活期存款利率:3.5%
  • 彭博经济预测 2024 年底:3%
  • 彭博经济预测 2025 年底:2%
  • 市场定价:10 月份降息 25 个基点的可能性几乎为 90%,随后 12 月份又出现同样规模的降息。

随着欧元区经济动力减弱,投资者越来越多地押注欧洲央行本月将再次降低借贷成本。这将使以总统克里斯蒂娜·拉加德为首的政策制定者在本次宽松周期的前两次举措中采取的季度降息速度加快。

上个月通胀可能放缓至 2021 年中期以来首次低于 2% 的目标,这进一步加剧了这一举措的论据。

官员们确实预测未来几个月价格增长将再次加速,一些人担心直到 2025 年末才能持续实现欧洲央行的目标。鹰派警告称,工资增长以及由此导致的服务价格仍然构成上行风险。这种担忧可能会说服政策制定者等到 12 月。

彭博经济研究院的观点是:
“欧洲央行可能会在 10 月份降息 25 个基点,然后在 12 月份再次降息相同幅度。欧元区的潜在价格压力正在迅速减轻,调查数据显示经济正在失去动力。再加上德国的工业低迷以及管理委员会鹰派人士对进一步货币宽松的抵制似乎已经消退。” ——大卫·鲍威尔

日本银行

  • 目标利率(上限):0.25%
  • 彭博经济预测 2024 年底:0.5%
  • 彭博经济预测 2025 年底:0.5%
  • 市场定价:年底前加息 15 个基点的可能性接近 50%。

日本央行本季度面临的关键问题是是否会在 12 月份提高借贷成本。行长上田一夫最近强调,他有时间考虑下一次加息,但如果经济表现符合日本央行的前景,他将加息。

这被认为是一个信号,表明 10 月份不会有政策举措,尽管 12 月份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前防卫大臣石破茂将成为日本下一任首相,这一进展让日本央行松了口气,此前他以微弱优势击败了一位称现在加息“愚蠢”的对手。

尽管如此,上田知事仍将失去去年亲自挑选的现任首相岸田文雄的支持。鉴于日本央行承受政治压力的历史,日本央行观察人士将密切关注上田能否与日本新领导人建立友好关系。

彭博经济研究院的观点是:
“日本央行正在缓慢推进下一次加息,等待美国经济的表现。一月份到来时,它将准备好提供一系列的增长。随着工资和物价的升温,以及利率处于非常模拟的水平,通胀将保持在 2% 的目标附近——这给了它前进的机会。我们预计明年 1 月、4 月和 7 月将有三次 25 个基点的加息,利率将从 0.25% 升至 1.0%。” ——木村太郎

英格兰银行

  • 当前银行利率:5%
  • 彭博经济预测 2024 年底:4.75%
  • 彭博经济预测 2025 年底:3.75%
  • 市场定价:11 月份下调 25 个百分点,12 月份再次下调的可能性接近 50%。

英国央行在 9 月份投票反对第二次降息,并暗示其尚未放松刹车。官员们誓言在下行过程中将采取谨慎态度,强调政策必须保持“限制性足够长的时间”。

经济复苏正在失去动力,而粘性通胀指标正在降温。如果明年的工资增长升温,最低工资上涨可能会让事情变得复杂。

11 月的行动仍在讨论中。届时,英国央行将拥有最新的预测和新工党政府的 10 月份预算。

在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对其预测和信息进行审查后,英国央行将在今年年底发布其重组的最新信息。然后它将开始实施这些变革,并逐步实施。

彭博经济研究院的观点是:
“粘性的服务业通胀和即将到来的预算中财政宽松的前景可能意味着英国央行对未来降息的速度持谨慎态度。我们预计英国央行将在 11 月再次降息,并在 2025 年之前坚持按季度降息。全球经济放缓的迹象表明,风险倾向于央行的降息速度快于我们的预期。 ——丹·汉森




关键词:全球通胀,美联储,降息,印度利率cu,印度央行降息,中国降息,美联储利率,中国经济,日本央行降息,欧洲央行降息

中国经济中国降息全球通胀印度利率cu印度央行降息日本央行降息欧洲央行降息美联储美联储做出重大政策利率决定后印度和中国现在可能会做什么美联储利率降息
Comments (0)
Add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