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带有地理标志标记的稻米品种已被确定。据商业和工业部称,这些产品可以替代价值 18 亿卢比的进口产品。
这些新市场将针对定于 10 月 30 日至 31 日在新德里举行的 2025 年巴拉特国际稻米会议 (BIRC)。
“菲律宾、加纳、纳米比亚和冈比亚的外交部长将参加为期两天的活动,”农业和加工食品出口发展局主席阿布舍克·德夫说。
官员们表示,印度的目标是在巴基斯坦和泰国等国家拥有据点的地区巩固其作为大米出口国的地位。
该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BIRC 2025 的目标是在新的大米进口市场上释放 18 亿卢比的收入,并签署价值 2500 亿卢比的出口谅解备忘录。”此次活动还将首次推出一款人工智能 (AI) 驱动的色选兼分级机,旨在提高大米分级效率并减少浪费,补充将 25% 的白米浪费减少到 10% 的努力。印度是其中之一 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生产商和出口商之一,向超过 172 个国家供货。
超过 3,000 名农民和农民生产者组织 (FPO)、来自 80 多个国家的 1,000 多名外国买家以及 2,500 家出口商、磨坊主和相关行业可能会参加此次活动。
2024-25年,印度在近4700万公顷的土地上生产了约1.5亿吨大米,约占全球产量的28%。在改良种子品种、更好的农艺实践和扩大灌溉覆盖范围的推动下,平均单产从 2014-15 年的每公顷 2.72 吨提高到 2024-25 年的每公顷约 3.2 吨。
25 财年,印度出口了 2010 万吨大米,价值约 129.5 亿美元。
关键词:印度大米出口,巴拉特国际大米会议,大米出口市场,大米分级效率,人工智能大米分选机,农业和加工食品出口发展局,工商部,加工食品出口发展局,农民生产者组织,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