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geswaran 告诉 CNBC-TV18 的 Latha Venkatesh:“确保在提高国内产量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补充目标,即融入全球价值链,这一点同样重要。” “PLI的成功必须鼓励我们从本土化转向战略弹性,然后成为战略上不可或缺的。”
CEA 指出了最近的全球贸易动态来强调这一论点。在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期间,那些深深嵌入美国供应链的国家保留了影响力和谈判空间,而那些一体化程度较弱的国家则面临着更严重的脆弱性。
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等国达成了锁定关税税率的协议,帮助它们避免大幅加息——这展示了供应链相关性如何转化为战略议价能力。根据这些协议,美国对来自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泰国的进口产品维持19%的互惠关税,对来自越南的进口产品维持20%的关税。
在各种 PLI 计划中,智能手机制造计划已成为最明显的成功案例。它推动了电子产品出口的激增,苹果、三星和 Dixon Technologies 等国内合同制造商都在增加全球市场的产量。苹果已将印度作为继中国之后的第二大 iPhone 生产基地,目前全球 iPhone 出货量的五分之一以上来自印度。
据商务部称,电子产品目前是印度前30大出口类别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手机已从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转变为净出口类别——这在发展中经济体中是罕见的转变。这一势头始于 2017 年的分阶段制造计划,并随着 2020 年 PLI 的推出而加速。过去 10 年,手机出口额从 2015 财年的 150 亿卢比增至 2025 财年的 20 亿卢比,增长了 127 倍。 2024 年,仅苹果公司的 iPhone 出口额就达到 11 亿卢比,同比增长 42%。 26财年前5个月,智能手机出口额突破10亿卢比,同比增长55%。制造产能持续扩张。富士康计划到 2025 年底将印度 iPhone 产量翻一番,达到约 25-3000 万部,而三星诺伊达工厂则推动印度手机出口额在 2024 年达到创纪录的 204 亿美元,比 2023 年增长 44%。
印度的增长也受到全球“中国+1”多元化趋势的推动。根据 ITC 的数据,2023-24 年,中国的手机出口下降了 38 亿美元,越南的手机出口下降了 56 亿美元,而印度的手机出口则增长了 45 亿美元,占据了订单转移的近一半。
纳格斯瓦兰表示,下一阶段的政策必须侧重于让印度更深入地融入全球供应网络。 “这是我们需要从 PLI 的成功中吸取的教训,”他说。
关键词:生产相关激励,全球价值链,印度电子产品出口,Nageswaran CEA,CNBC-TV18,苹果智能手机生产印度,迪克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