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1 月 28 日星期四,工人们在印度北方邦的 Dixon Technologies 工厂组装智能手机。
彭博社 | 彭博社 | 盖蒂图片社
随着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印度推动制造业自力更生,印度雄心勃勃,立志成为半导体强国。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制定了多项目标来推动该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其中最新、最大的目标是到 2030 年将该国电子行业的规模从目前的 1550 亿美元增长到 5000 亿美元。
这一声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质疑,接受 CNBC 采访的业内专家对这一目标是否现实持有不同看法。不过,他们都同意一件事:印度无法独自实现这一目标。
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管理学系助理教授 Eri Ikeda 表示:“尽管发展速度看似很快,而且势头强劲,但印度才刚刚开始从零开始发展半导体产业。”
台湾咨询公司 Trendforce 的数据显示,台湾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占有全球约 44% 的市场份额,其次是中国(28%)、韩国(12%)、美国(6%)和日本(2%)。
巴特纳加指出,台湾力晶半导体制造公司将帮助印度塔塔电子在古吉拉特邦建造该国第一座 12 英寸晶圆厂。他还指出,美国芯片制造商 美光科技 计划于 2025 年推出首款印度制造的半导体芯片。上周,美国芯片制造商 ADI 公司 和塔塔集团签署协议,探索在印度生产半导体产品。他解释说,这些例子表明合作是必要的。
中国的经验教训
在面临地缘政治风险的情况下,对于那些希望实现供应链多元化的企业来说,印度越来越被视为替代中国的可行选择。然而,分析师表示,印度首先需要熟悉情况,才能与这个东亚大国竞争,尤其是考虑到其半导体制造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2024财年,中国重新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两国双边贸易额达到1184亿美元。印度外交部的数据显示,印度从中国进口的电信和智能手机零部件价值42亿美元。
“印度在半导体制造方面远远落后于中国。尽管印度可能能够快速追赶,但中国会跑得更快,”工程技术学会未来技术小组主席 Rishi Bhatnagar 表示。他补充说,两国之间的合作而非竞争至关重要。
“就连中国也在追赶 台积电 等国家,并通过从美国和日本进口大量设备来建设和扩大其半导体产业,”池田在接受 CNBC 采访时表示。
与美国交好
业内专家向 CNBC 表示,尽管印度仍然需要严重依赖顶级芯片制造商台湾和中国,但这个南亚国家计划继续与美国合作以对抗中国。
9月初,美国国务院宣布将与印度半导体代表团以及印度电子和IT政府机构合作,以改善全球半导体价值链。
就在三天前,拜登政府对包括量子计算和半导体产品在内的关键技术推出了新的出口管制措施,此举可能会限制北京在人工智能和计算领域的进步。
巴特纳加尔表示,对美国来说,印度可以帮助其实现芯片来源多元化,减少对台湾的依赖。
“他们投资的是一个民主选举的国家,这个国家有法律框架,英语使用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当两个民主国家进行对话时,讨论的内容就大不相同了。我们需要接受并同意,在全球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这是必要的,”巴特纳加尔说。
本周早些时候,莫迪会见了 Nvidia黄仁勋和 谷歌参加四方年度会议后,黄仁勋和其他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出席了在纽约举行的圆桌会议。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黄仁勋表示,“这是印度的时刻”,并承诺与印度合作。其他半导体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如 GlobalFoundries 的 Thomas Caulfield 和 AMD的 Lisa Su 也出席了活动。
拜登政府周一宣布,美国和印度将在未来五年内斥资 9000 万美元研究人工智能和半导体技术。
彭博社 | 彭博社 | 盖蒂图片社
其他分析人士表示,印度对半导体的关注可以帮助美国提升在与中国正在进行的“芯片战”中的地位,并最终帮助美国。
池田说:“印度愿意利用美国甚至中国的投资来发展其工业,如果成功的话,最终可能会与他们竞争。”
“苹果从印度出口的产品数量已经超过了其在印度销售的产品数量。”
塔伦·帕塔克
Counterpoint Research 研究总监
不过,她补充说,印度在芯片领域真正与中国竞争之前还面临许多障碍,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和投资方面。
印度商务和工业部长皮尤什·戈亚尔在接受 CNBC 的坦维尔·吉尔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在大力推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我们开始建立生态系统,这是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代工厂进入印度进行实际芯片制造之前必不可少的。”
印度占上风
尽管印度要成为半导体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它拥有许多有利的优势。
印度劳动力成本低, 例如,对于希望将部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出去的企业来说,印度已经成为一个颇具吸引力的目的地。
新德里熟练工人的月最低工资为 21,215 印度卢比(253.85 美元),而同期北京工人的月最低工资为 2,420 元人民币(344.30 美元)。每个国家的最低工资在各州和各省有所不同。
池田说:“如果印度能够在技术上更加先进,并以更便宜、质量更好的产品满足全球需求,那么它将比中国更具竞争优势。”
高盛表示,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到 2075 年,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印度已经吸引了科技巨头苹果和谷歌等投资者。分析师预测,这些公司将进一步增加在印度的生产。
Counterpoint Research 研究总监塔伦·帕塔克 (Tarun Pathak) 表示:“苹果从印度出口的产品已经超过了其在印度的销售量。印度国内市场巨大,而且国家年轻,这让印度占据了优势。”
随着中国在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的连通和现代化建设上继续取得重大进展,这种乐观情绪有望在未来十年得到支持。
在二月份的临时预算中,财政部长尼尔玛拉·西塔拉曼估计,2025财年的资本支出将增长11.1%,达到11.11万亿印度卢比(1339亿美元),主要用于建设铁路和机场。
巴特纳加尔表示:“半导体行业不需要那么多大型船舶和货物。芯片是可以通过飞机大量运输的小件物品。”
随着芯片需求的不断增加,印度可能成为许多寻求降低成本和满足需求的公司的一个解决方案。
“我不会打赌印度会输。放眼世界,很少有地方拥有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基础设施、经济、稳定性和劳动力,”印度指数首席执行官兼 Vogel Group 执行总裁萨米尔·卡帕迪亚 (Samir Kapadia) 表示。
关键词:半导体器件制造,印度,技术,中国,亚洲经济,Larsen and Toubro Ltd,美光科技公司,台湾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Analog Devices Inc,NVIDIA Corp,Alphabet Inc,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商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