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紧张局势加剧以及纽约监管门槛的提高,中国企业今年已退出美国上市,明显转向香港。今年迄今为止,中国在美首次公开募股的交易金额同比下降了 4%,23 笔交易仅筹集了 8.757 亿美元。根据数据提供商 Dealogic 的数据,这一数字比 2021 年同期 39 家上市公司的 130 亿美元下降了 93%。 2021年,中国在美国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有望创下历史新高,随后,网约车运营商滴滴出行不顾中国的反对,继续推进在纽约上市的计划,北京方面开始加强对国内企业的监管。上市不到六个月,滴滴就开始了退市程序。与此同时,Dealogic 数据显示,今年在香港的中国 IPO 同比猛增 164%,从 56 起上市中筹集了 184 亿美元。 Mergermarket亚太区股权资本市场主管佩里斯·李(Perris Lee)表示,“自从滴滴全球在美国遭遇不幸的首次公开募股以来,中国在美国上市的情况几乎不复存在。”他将此次回调主要归因于北京方面加强了监管。李说:“获得北京方面的批准(在美国上市)将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特别是对于属于中国政府精心策划的战略行业的公司而言,”这促使中国公司继续寻求在香港上市。这个亚洲金融中心今年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上市目的地,在一系列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交易的推动下,IPO 数量激增,其中包括当代新能源科技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53 亿美元的 IPO 和紫金黄金 (Zijin Gold) 32 亿美元的上市。麦格理(Macquarie)中国股票策略主管尤金·萧(Eugene Hsiao)表示,多种因素共同推动了人们对香港的兴趣,包括北京去年9月推出支持措施后融资状况改善、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意外崛起推动的科技和人工智能行业繁荣。香港监管机构还在五月推出了所谓的“科技企业通道”,以便利专业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特别是那些已经在内地上市的公司的首次公开募股审批。普华永道预计,今年香港将有多达 100 宗首次公开募股,筹资总额将超过 255 亿美元。摩根大通亚太区股权资本市场主管黄培浩表示,人们对这种势头将延续到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的预期很高。裴浩表示:“我们预计 2026 年第四季度和上半年将非常繁忙,并有超强的储备。”随着在内地上市的中国公司加快在香港双重上市的进程,以及在香港进行新的首次公开募股。裴浩表示,投资者对大中华区的机遇也变得更加乐观,他们相信中国在选择性技术、生物技术和先进制造业领域的优势,中国股市具有吸引力的估值,以及多年来一直“结构性减持”中国的全球基金的谨慎重新定位。尽管最近因中美关系再度紧张而有所回落,但香港恒生指数今年迄今已上涨 27%。北京方面的控制 对于有意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来说,一大难题是北京方面对IPO流程的严格控制。中国政府一直严格控制资本外流,包括海外股票发行。为了维护其对私营企业的权力,北京于 2020 年叫停了蚂蚁集团计划在香港和上海上市的计划,距离这将是全球最大规模的 IPO 不到 48 小时。李补充道:“Shein 试图在美国上市的失败只会进一步凸显北京方面对其公司上市地点的监管偏好——无论是在国内(在岸交易所)还是在香港。” Shein是一家源自中国的在线快时尚零售商,曾考虑在纽约上市,但最终搁置了该计划,据报道,在其拟议的伦敦首次公开募股未能获得北京方面的批准后,其重点转向了香港上市。根据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3月份的报告,有超过280家中国公司在纳斯达克、纽约证券交易所等美国主要证券交易所上市,总市值达1.1万亿美元。中国在美上市的绝大多数是小盘股公司,但美国交易所仍缺席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大型IPO。报告称,2024 年中国 IPO 平均筹集资金仅为 5000 万美元,低于 2021 年的 3 亿美元以上。寻求更安全的立足点 随着美国退市风险上升,越来越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也将目光投向香港,这一趋势进一步提振了香港炙手可热的市场。美国立法者最近以国家安全为由,呼吁中国公司从美国交易所退市。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今年 6 月点名中国,试图提高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的披露要求。激光雷达传感器制造商禾赛集团自 2023 年起在纳斯达克上市,上个月在香港上市筹集了 5.35 亿美元,成为今年最新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去年,禾赛被列入五角大楼与中国军方有联系的公司黑名单。连锁酒店亚朵生活控股公司和机器人出租车公司小马智行也考虑今年在香港上市,后者周二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批准。 Temu母公司拼多多控股已改聘香港审计师,一些人认为此举表明其计划准备第二次上市。与此同时,纳斯达克自去年以来加强了对中国小型IPO的审查,并于9月提出了一系列额外要求,这将使规模较小的中国公司更难在纽约上市。主要在中国运营的公司需要通过首次公开募股筹集至少 2500 万美元才能在交易所上市。 Aerion Capital 执行合伙人 Steve Markscheid 表示:“这无疑提高了门槛。” Markscheid 补充道,这可能会促使更多的中国公司寻求 SPAC 或反向收购(私人公司与上市公司合并以上市),而不是 IPO。Markscheid 还担任几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的独立董事。麦格理的萧表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包括美国立法者呼吁加强对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的限制,帮助香港将自己定位为中国公司离岸融资的替代者。
关键词:regwall-pro,禾赛集团,禾赛集团,市场,亚洲经济,昌吉控股有限公司,亚朵生活控股有限公司,小马AI Inc,PDD Holdings Inc,突发新闻:市场,商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