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ews is by your side.

全球碳定价之路

17


免费解锁编辑文摘

经济学家们很少会意见一致。但有一件事他们几乎都同意,那就是碳定价的必要性。他们的支持正在产生回报。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受到重视。世界贸易组织负责人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上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全球有 78 种不同的碳定价和征税机制。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它们覆盖了近四分之一的国际排放量,而 2010 年这一比例仅为 5%。

碳定价政策的扩大值得欢迎。它们激励污染者转向更清洁的能源,投资绿色技术和效率。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结合了排放上限和配额交易机制)涵盖的排放量自 2005 年以来下降了近 40%。中国正在寻求扩大其排放交易体系;土耳其和巴西也计划引入一个。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为其碳排放定价,无论是通过税收、交易计划还是通过监管间接定价,全球贸易紧张局势也在加剧。

欧盟去年推出的碳边境调整机制就是一个例子。最终,它将要求向欧盟出口碳排放的企业缴纳与欧盟碳价挂钩的税款,而这些企业在国内支付的碳价较低或没有碳价。这一机制旨在为支付 ETS 的欧洲制造商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但它已经引发了贸易伙伴的抱怨——尤其是它给较贫穷的国家带来了额外的成本和管理负担。各国可以在国内征收同等的碳税,以避免缴纳边境税,但它们在政治上很难做到这一点,或者认为这样做不公平。

奥孔乔-伊维拉表示,答案是全球碳价。这是合乎逻辑的。协调碳价制度将减少贸易摩擦,并减轻人们对套利的担忧,即排放大国转向价格较低的地区。然而,在国际层面达成价格协议,更不用说监管对等,并不容易——也很难快速实现。鉴于有迹象表明全球变暖速度快于预期,碳价需要迅速扩大,提高。

前进的道路是存在的。首先,更多的政府应该意识到,对碳定价的犹豫越来越毫无意义。世界正在逐渐摆脱化石燃料,而绿色补贴成本高昂。政客们可以利用碳税收入来缓解其影响、减少债务或增加公共投资,从而在国内获得支持。去年,全球碳定价计划的收入超过 1000 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其次,随着更多国家采用自己的碳定价,贸易扭曲和竞争力威胁将会减轻。事实上,与欧盟进行贸易的潜在额外成本已促使其他国家采取行动。鉴于欧盟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将欧盟的 CBAM 扩展到更多行业,反过来将有助于扩大其他地区碳定价的范围。美国现在也在探索对其进口产品实行碳定价。

第三,无论多么艰难,协调全球贸易和气候政策的努力都应继续下去。各国将希望采用量身定制的碳排放措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可以联合起来。多边机构可以倡导这一自下而上的进程。这意味着向寻求制定碳排放制度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专业知识和行政支持,并充当推动最大经济体协调一致的论坛。

碳定价只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需的大量政策武器之一。但如果不能延续近期的势头,就会错失良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