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解锁编辑文摘
英国《金融时报》编辑鲁拉·哈拉夫 (Roula Khalaf) 在这本每周通讯中选择了她最喜欢的故事。
到目前为止,它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模式。世界银行新任行长、现任行长是万事达卡前首席执行官阿贾伊·班加(Ajay Banga),他目光敏锐,承诺利用公共资金的明智注入,释放渴望投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大量私营部门现金储备。该计划被誉为一种大胆的、以市场为主导的新方法,旨在帮助贫穷国家致富。然后它并没有真正发生。
这种模式可以追溯到 2019-2023 年该行行长戴维·马尔帕斯 (David Malpass)、金墉 (Jim Yong Kim) (2012-2019)、罗伯特·佐利克 (Robert Zoellick) (2007-2012),并最终追溯到 20 世纪 90 年代,当时该行最有影响力的行长之一詹姆斯·沃尔芬森 (James Wolfensohn) 寻求在冷战后全球化浪潮中挖掘资本的洪流。
由于向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的绿色转型,现在让私人融资建设基础设施的挑战更加严峻。传统上慷慨的捐助国——英国、法国、挪威——正在削减援助预算。相反,他们通常专注于“发展金融机构”(DFI),例如英国的英国国际投资公司。迄今为止最大的开发金融机构是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开发性金融机构向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提供贷款或股权,旨在“吸引”私人资本。
结果一直令人失望。前世界银行经济学家 James Leigland 即将出版的一本关于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PPP) 兴衰的书指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的私人捐款在 2012 年达到了较低水平,只有 10% 流向了发展中国家。收入最低的国家——此后一直在下降。他们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等某些领域取得了相对成功,但在其他领域却遇到了困难。
受二十国集团主要经济体委托成立的多边开发银行独立专家组建议,到 2030 年,私人资本动员将达到 2400 亿美元。最新数字仅为 711 亿美元,其中同样只有 10% 流向最贫困国家。 DFI 的目标是充分利用其投入资金的几倍,但实际上私人资本与公共资本的比率一直难以升至 1:1 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几乎完全缺席。尽管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养老基金在发达经济体的基础设施融资中表现活跃,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历来在总投资中所占份额不足1%。
为什么?毫无疑问,有一些可以尝试的修复方法。美洲开发银行 (IDB) 的特别顾问阿维纳什·佩尔绍德 (Avinash Persaud) 致力于布里奇敦倡议,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动,他主张建立一种机制来降低投资的货币风险。
投资经理表示,存在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开发性金融机构本质上就像私人投资者,而不是其他投资的催化剂,而且它们的官僚程序阻碍而不是吸引其他资金。基础设施投资本质上是棘手的。它通常是长期的,涉及政治和商业风险,特别是电力和水等基本公共设施,因此需要接收国的详细信息和精确监管。
援助透明度倡议“Publish What You Fund”发布了一份报告,主张在项目层面详细披露数据,以便为私人投资决策提供信息,而国际金融公司和发展金融机构在这方面进展缓慢。 AllianzGI 和 Africa Investor 等机构投资者支持 PWYF 的结论。
非洲投资者集团首席执行官休伯特·丹索表示:“稳定的法律和监管框架以及更好的数据比多边开发银行重要得多,多边开发银行往往更擅长挤出私人资本,而不是挤入私人资本。”他和 PWYF 拒绝接受国际金融公司关于发布此类数据威胁商业机密的论点。
开发银行及其股东长期以来倾向于根据他们流出了多少钱而不是资金到达时做了什么来判断自己。对于开发性金融机构来说,这是一种特别不幸的心态,因为他们应该为其他人敞开大门。
但更根本的是,官方贷款机构和政府应该更加现实地看待私人融资在基础设施领域可以实现的目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英国尤其如此热衷于在发展中国家推动 PPP,因为英国自己在该领域的经历并不令人愉快。
一项长达数十年的实验“私人金融计划”的结果极其复杂,并于 2018 年被保守党政府终止。事实证明,签订能够激励投资并真正将风险转移给私人投资者的合同非常困难。
本周在伦敦举行的旨在鼓励私人投资者重新为英国基础设施提供资金的峰会因缺乏透明度和英国商业环境等问题而蒙上阴影,政府无力地诉诸废除官僚主义繁文缛节的老套说法。
原则上鼓励私人投资者投资低收入和高收入经济体的基础设施是值得赞扬的。但不断宣布大胆举措并谈论数千亿美元而不创造适当的激励措施只会滋生愤世嫉俗。如果世界要实现绿色转型的目标,除了让公共资金做大量工作之外,可能没有什么神奇的替代方案。假装不这样做对任何人都没有什么好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本身。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