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 12 月份消费者价格通胀同比下滑至 0.1%,引发通货紧缩担忧。
总体通胀率的增长与路透社的预测一致,但低于 11 月份 0.2% 的增幅。数据显示,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4%,而上月涨幅为0.3%。
从环比看,中国CPI持平,上月下降0.6%。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天气条件有利,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6%。新鲜蔬菜、水果价格分别下降2.4%和1%。在 CPI 篮子中占很大一部分的猪肉价格下跌 2.1%。
澳新银行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2025 年猪肉价格疲软将对总体 CPI 产生负面影响。”与去年同期相比,猪肉和新鲜蔬菜价格继续保持高位,上涨12.5%。
批发价格连续第27个月下降,12月份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3%。该数据略好于路透社预计的下降 2.4%。
国家统计局表示,按月计算,PPI下降0.1%,而11月上涨0.1%,原因是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项目在淡季期间暂时停工,影响了钢铁需求。
持续接近于零的消费者通胀表明,中国继续与疲软的内需作斗争,而内需引发了通货紧缩的担忧。
尽管北京自去年9月以来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措施,包括降息、支持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以及增加银行贷款,但消费仍未能回升。
就在周三,中国扩大了消费者以旧换新计划,旨在通过设备升级和补贴刺激消费。
牛津经济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路易丝·卢表示,这些补贴是针对特定产品的“一种快速解决方案”,但对更广泛的消费没有多大作用。
她在 CNBC 的“Street Signs Asia”节目中表示:“以后还会产生显着的回报效应,这意味着现在花的钱以后不会再花。”
中国市场研究集团董事总经理雷小山表示,虽然中国的“旧车换现金”计划有其优点,但不足以提振零售业:“一个家庭可以拥有多少台空调?”
他通过电子邮件对 CNBC 表示:“农历新年前夕,通货紧缩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因为消费者在为家人购买礼物时会寻求优惠。”雷因观察到,消费者将继续期待大幅折扣,并且只有在有折扣时才会购买。
然而,某些指标表明中国经济可能会有所复苏。过去三个月,该国的工厂活动一直在扩张,尽管 12 月份扩张速度有所放缓。
私人银行Union Bancaire Privée的高级经济学家卡洛斯·卡萨诺瓦(Carlos Casanova)表示,“尽管中国经济在9月份的政策转变后显示出一些复苏的迹象,但仍面临重大挑战。”他列举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逆风以及与美国的贸易紧张局势。
牛津经济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卢预计,鉴于消费者支出意愿持续疲弱,中国的通货再膨胀之路仍将低于大多数预期。
随着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和美元走强,中国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周三触及16个月低点7.3316。
关键词:中国,经济事件,价格,亚洲经济,商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