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请阅读: 特朗普对印度的又一次严厉警告让印度面临很大风险
然而,特朗普找错了对象。印度贸易政策的真正问题在于看似无害的行政程序,但听起来并不像关税那么危险。如今,大多数在印度经营的人抱怨的不是进口税,而是非关税贸易壁垒。特别是,企业对官僚武器库中的一种新武器感到困惑,他们称之为“质量控制令”。QCO 显然是印度进口产品满足质量标准的无害要求。然而,实际上,过去两年它们已成为限制进口和最小化竞争的工具。印度商务部长10月份表示,已经发行了700多份;他的目标是 2,500。它们涵盖多种商品——鞋子、玩具、钢铁、蜂蜜、化学品。官员们私下表示,此类措施对于保护消费者免受劣质中国进口产品的侵害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践中,QCO 实际上也瞄准了来自其他所有人的进口。而且它们是完全不可预测的:公司抱怨新品种和规格经常被随意添加到清单中。认证机构——通常是昏昏欲睡的印度标准局——也没有准备好处理来自国内外公司的大量申请。他们根本没有能力跟上。
如果印度真的想保护消费者,那么它会像许多其他国家一样,简单地免除商品的这一要求,该要求已经清除了欧盟等严格监控市场的监管和质量障碍。任何官员都很难板着脸声称印度比欧盟拥有更高、更严格的标准。缺乏此类豁免表明,QCO 的真正目的是控制进口,而不做任何像提高关税那样(对特朗普和其他人)具有挑衅性的事情。
印度官员应该更清楚。在三十年前实行自由化之前,这个国家在此类进口限制方面已有数十年的经验。不可避免的后果包括通货膨胀、垄断的增长、小企业的失败以及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崩溃。
国内业界已经开始指出这一点。例如,服装制造商可能被迫仅使用当地来源的原纱或处理原料的化学品。实际上,这将使一些公司获得垄断地位,并允许他们无限制地提高投入价格。其他行业担心,遵守 QCO 的成本如此之高,只有最大的公司才能在其价值链中使用进口商品。
另请阅读:贸易、关税和特朗普:印度如何应对制造业可能出现的巨大破坏
还有人指出,他们的供应链现在已经支离破碎——例如,工程产品出口商不再知道他们可能需要的特种钢材是否会被进口或因不遵守 QCO 而被扣留在边境。 “数千个集装箱”的进口钢材(其中一些来自中国)滞留在印度港口,每个集装箱都代表着当地制造商未能履行的合同。
QCO 是印度特色的一个典型例子:自残政策,通常是出于最好的意图而制定的。政府知道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制造业,必须是其首要任务。这意味着要培育那些每花一卢比就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行业的小公司。但它选择的政策反而损害了服装和皮革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以保护钢铁制造商等大型资本密集型企业。官员们表示,他们知道大多数印度新增就业岗位都是由小型企业创造的;但他们为了保护更大的国家而制定了伤害他们的政策。
最后,它们最终导致公司限制自己的雄心,从而限制工厂的规模,以适应印度市场而不是整个世界——毕竟,当你需要满足进口需求时,谁能冒险签署出口协议呢?合同可能会被一些爱管闲事的港口管理员阻止?
唐纳德·特朗普不必担心印度的贸易政策是为了让新德里受益而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事实上,他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伤害我们。
(免责声明:本专栏所表达的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所表达的事实和观点不反映经济时报网的观点。)
关键词:印度贸易政策,唐纳德·特朗普关税,质量控制令,关税对印度的影响,非关税壁垒,印度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印度进口,印度进口全球标准,印度进口质量控制,印度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