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表示,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的“坚忍号”船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强大:NPR


1915 年冬天,船体被困在冰中,最终沉没。一篇新论文称,它的建造并不像之前认为的那么好。

Frank Hurley/剑桥大学斯科特极地研究所,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隐藏标题

切换标题

Frank Hurley/剑桥大学斯科特极地研究所,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如果历史上最著名、最强大的南极探险船之一——其船员的沉船和生存故事已经被讲述了一个多世纪——并不像传说中那么强大怎么办?

一篇关于“坚忍号”船的新研究论文对探险家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的船的一些常见看法提出了质疑,特别是认为它是那个时代建造最精良的船之一,并且由于 1915 年被困在海冰中失去舵而沉没。

“这两者都不是真的,”这篇论文的作者、芬兰阿尔托大学教授尤卡·图库里 (Jukka Tuhkuri) 说,他在该大学研究海冰和北极海洋技术。 “与当时的其他船只相比,这艘船并不坚固,并且没有因为舵而沉没。”

图库里在 2022 年寻找“坚忍号”残骸的探险队中进行了冰科学研究。这次旅行让他很好奇船沉没的原因。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进行了技术分析并梳理了历史记录,包括船舶图纸、照片和私人信件。

他的论文周一发表在期刊上 极地唱片,认为坚忍号有几个结构缺陷,使其不适合极地探索的冰冷条件,沙克尔顿也意识到了它的弱点。

沙克尔顿在给妻子的一封信中提到了这艘船的缺陷,他在信中写道,“坚忍号”“在结构上不如(他早期的船)宁罗德号那么坚固”,并且他“现在随时都会把她换成旧的宁罗德号,除非是为了舒适”。沙克尔顿和他的船员在 1907 年至 1909 年的尼姆罗德探险中到达了距离南极 97 英里的地方。

论文认为,设计缺陷注定了耐力的失败

南极洲附近威德尔海的耐力。船被困住并被冰压碎。

新南威尔士州立图书馆米切尔图书馆


隐藏标题

切换标题

新南威尔士州立图书馆米切尔图书馆

据图库里介绍,“坚忍号”最初被命名为“北极星”号,是为北极旅游业而创建的,后来沙克尔顿购买了它用于极地探险。这艘船的建造目的是为了承受与浮冰边缘的碰撞,北极熊经常在那里狩猎。

“但是沙克尔顿将其带入浮冰中,从而对船体施加了压缩载荷,”图库里说。 “这是一种不同类型的装载,它需要船体上有不同的细节,但这些细节并不存在。”

1914 年,沙克尔顿带领 27 人组成的探险队乘坐两艘船——坚忍号和极光号——前往南极洲,目标是在陆地上穿越这片大陆。沙克尔顿和坚忍号的船员们驶向一端,而奥罗拉则驶向另一端。

但 1915 年 1 月,在坚忍号抵达海岸之前,它就陷入了厚厚的海冰中,导致该船及其船员陷入困境。这些人在威德尔海的冰冻船上生活了几个月,但最终被迫于 10 月放弃该船,并携带了救生艇和少量补给品。 1915 年 11 月 21 日,坚忍号沉没。沙克尔顿和坚忍号船员最终安全逃生。 (除三名奥罗拉人外,其他人均获救。)

船被冰压坏了

极地探险家欧内斯特·沙克尔顿于 1921 年在纽约拍摄。1915 年,他率领探险队登上“坚忍号”。

美联社/‎


隐藏标题

切换标题

美联社/‎

图库里表示,海冰不是一块平坦的冰冻水,而是不同大小的浮冰的“马赛克”,被风和水流以“持续、混乱的运动”推动。他说,“耐力号”在冰冻的冰层中漂流了一段时间,但最终冰块方向的变化挤压了船,最终使其沉没。

图库里说,与当时其他同类船舶相比,“坚忍号”的松木甲板梁以及橡木和松木框架较弱。但他说,某些设计选择也使船体变得脆弱。长长的机舱削弱了它的强度,而且船体缺乏其他极地勘探船所采用的对角支撑梁。

图库里还指出,虽然舵的损坏导致船舶出现泄漏,但船员们能够控制住泄漏。他写道,“坚忍号”更严重的损坏是“龙骨(沿着船底的结构支柱)撕裂,导致船分成两半”。

图库里表示,他不想贬低沙克尔顿航行的遗产,而是想为历史记录添加新的细节。

正如他在论文末尾所写的那样:“也许从诗意意义上来说,坚忍号是一艘强大而英勇的船;但不幸的是,从工程意义上来说,它不是。”



关键词:

研究人员表示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的坚忍号船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强大NPR
Comments (0)
Add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