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ews is by your side.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20


获得免费更新信息

“中等收入国家占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三,占全球极端贫困人口的近三分之二。它们贡献了世界经济总产出的 40%,以及全球碳排放量的近三分之二。简而言之,全球消除极端贫困、促进繁荣和宜居的努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国家的成败。”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Indermit Gill 的这句话出现在《2024 年世界发展报告》中,题为“中等收入陷阱”,即经济体往往会在通往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其他一些国家的高收入道路上陷入困境。

真的存在这样的陷阱吗?帕特里克·伊玛目和乔纳森·坦普尔在 2024 年发表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论文《站在门槛上:中等收入陷阱日益重要》对此持怀疑态度:“更详细地研究个别转变……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存在明显的中等收入陷阱,而不是普遍存在的流动性受限。” 戴夫·帕特尔、贾斯汀·桑德弗和阿尔文德·苏布拉马尼安在 2021 年发表的论文《无条件融合的新时代》更直白地得出结论:“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争论……似乎不合时宜:自 1980 年代中期以来,中等收入国家一直表现出高于所有其他国家的增长率”。

尽管如此,缩小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平均繁荣差距是极其缓慢和困难的。这些差距可能持续存在,对人类福祉、政治稳定和我们应对全球挑战(尤其是气候变化)的能力至关重要。尤其是,它们使后者将通过“去增长”来管理的想法变得荒谬。这些中等收入国家中哪一个会接受这样的停滞?印度会吗?

正如《世界发展报告》所强调的,“108个中等收入国家(人均收入在1136美元至13845美元之间)的目标是在未来二三十年内达到高收入水平。与这一目标相比,成绩令人沮丧:自1990年以来,34个中等收入经济体已过渡到高收入水平,总人口不到2.5亿,相当于巴基斯坦的人口。”

自 1990 年以来,人口最多的高收入国家是韩国。与此同时,一些重要国家却未能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巴西就是一个例子。曾经成功的智利也曾遭遇挫折。最重要的是,自 1970 年以来,中等收入国家的人均收入一直低于美国的 10%。

您看到的是一张交互式图形的快照。这很可能是由于您的浏览器处于离线状态或禁用了 JavaScript。

无论“陷阱”这一概念是否具有统计意义,这一记录都令人担忧。此外,《世界发展报告》还补充道,适用于低收入国家的道路并不适用于更发达的国家。报告指出,至关重要的是,中等收入国家与美国的人均 GDP 差距远远大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差距。因此,中等收入国家的主要失败不在于积累的资本太少,而在于资本使用不当。

国民总收入折线图,占美国水平的百分比,显示中等收入国家的人均收入最近相对于美国而言处于停滞状态

这里的想法是,重点必须从投资本身转向国外新理念的注入,然后再转向国内创新。总之,我们需要的是发展更复杂的经济。这取决于技术诀窍的获取和发展。注入取决于熟练工人(工程师、科学家、经理)的供应和对来自其他地方的思想的开放态度(特别是通过直接投资和贸易)。韩国在这些方法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其对出口的关注在促进注入方面尤为重要。欧盟也同样促进了波兰和其他最近成为成员国的国家的注入。对于创新而言,人力资本的交流尤为重要,包括通过海外教育和工作。由此产生的侨民是一笔巨大的潜在资产。创新还取决于进入全球市场。

美国水平百分比的条形图显示,生产力差距远大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方面的差距

《世界发展报告》认为,各国需要吸收约瑟夫·熊彼特著名的“创造性破坏”概念,该概念由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的著作进行了更新。关键步骤是迫使在位者参与竞争,鼓励进入者,并向那些历史上的局外人开放经济。这既涉及创造,也涉及破坏。后者往往因危机而加速。韩国的情况尤其如此。中等收入国家的社会流动性比高收入国家低约 40%。这种情况必须改变。

高收入国家(HIC = 1)水平倍数条形图显示,中等收入经济体温室气体排放更为密集,可再生能源技术落后

如果要加速能源转型,创造性破坏也是必要的。中等收入国家往往浪费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的速度太慢,尽管许多国家都具有非凡的潜力。部分问题在于资本成本高,而这本身就是高度不确定性的结果。改善制度,以提高可预测性和安全性,将有所帮助。最重要的是,社会和经济需要变得更加开放和精英化。

2021-22 年资本成本条形图(%)显示,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可再生能源的资本成本要高得多

这一切在任何地方都不容易,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遗憾的是,保护主义的兴起和随之而来的世界经济的分裂可能会使这些国家的前景更加糟糕。是的,随着一些进口国摆脱目前对中国的依赖,也会出现机会。但毫无疑问,一体化是近年来发展成功的主导力量:正如《世界发展报告》所指出的,“进一步的保护主义可能会恶化知识向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传播”。同样,昂贵的借贷将使所需的补充投资更难负担。

经济增长前景日益恶化,对更美好世界的希望也随之破灭。

[email protected]

关注 Martin Wolf 我的金融时报 以及 叽叽喳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