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解锁编辑文摘
英国《金融时报》编辑鲁拉·哈拉夫(Roula Khalaf)在每周新闻简报中精选了她最喜欢的故事。
过去,任何公司的目标都是上市。如今,情况似乎正好相反。至少,美国百货商店运营商就是如此,私有制又重新流行起来。
证据就是诺德斯特龙 (Nordstrom)。创始人诺德斯特龙家族的成员已与一家墨西哥零售商联手,试图将这家百货连锁店私有化。
此外,梅西百货拒绝了 Arkhouse Management 和 Brigade Capital Management 的多次收购尝试。Saks Fifth Avenue 的所有者 Hudson's Bay Company 于 2020 年私有化,目前正在与奢侈品百货运营商 Neiman Marcus 合并。
有些公司回归私有化是不可避免的。西尔斯百货、杰西潘尼百货、Bed Bath & Beyond 和 Pier 1 等公司都已申请破产,并在近几年回归私有化。
那些仍在上市的公司则举步维艰。诺德斯特龙百货最近一个财年的收入为 147 亿美元,高于十年前。但该公司的净收入仅为 2014 年的五分之一。梅西百货的下滑更为严重。该公司上一个财年的净收入仅为 1.05 亿美元,而十年前为 15 亿美元。
并非所有私有化竞标都是平等的。敲开梅西百货大门的追求者对修复其零售业务几乎没有兴趣。他们只想染指其庞大的房地产资产。售后回租将为任何新业主带来即时收益。但这也会让梅西百货面临租金上涨的风险,并限制其对核心零售业务进行再投资的能力。西尔斯于 2018 年申请破产,这提醒人们该策略的陷阱。
而诺德斯特龙则被创始家族的成员所追逐。他们只想让诺德斯特龙摆脱季度盈利的困境,专注于修复其零售业务。

私有化可能会让一家公司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挑战依然存在:百货公司很难脱颖而出。它们一边受到奢侈品零售商的挤压,另一边受到 TJ Maxx 等折扣连锁店的挤压。母公司 TJX 的股价在过去 10 年里翻了三倍,凸显了这一点。它现在的市值为 1350 亿美元,大约是梅西百货和诺德斯特龙百货总市值的 17 倍。
百货商店的概念本身已经越来越过时。许多曾经是百货商店最吸引人的品牌现在更愿意直接向顾客销售。这些问题在市场之外并不容易解决。
潘昱昱@ft.com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