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解锁白宫观察通讯
2024 年美国大选对华盛顿和世界意味着什么的指南
作者是耶鲁大学教员、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着有《意外冲突:美国、中国和虚假叙事的冲突》
本月中美之间在贸易问题上的针锋相对暗示,如果唐纳德·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兑现竞选承诺,加大对中国关税的赌注,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
美国刚刚更新了对中国的出口制裁,重点关注高带宽存储芯片和半导体制造设备,这是早该采取的举措。华盛顿还将另外140家中国公司列入商务部所谓的“实体清单”,这实际上使这些美国公司很难向他们提供技术。
与 2018 年以来的情况一样,中国迅速进行了反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禁止或限制美国购买几种关键矿物,同时加强对石墨的控制。中国的报复行动是一次外科手术式打击,对从半导体和卫星到红外技术和光纤电缆,再到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美国关键产业产生了重要的战略后果。这些行动类似于华盛顿所寻求的旨在限制获取美国关键技术的“小院子、高围栏”战略。
这提醒人们,报复是冲突升级的猛烈燃料。美国政策圈子并没有很好地理解这一点,他们似乎怀有一种单向依赖的错误观念——即中国独特地依赖于美国的外部需求和新技术。这就忽略了等式的另一半。美国还严重依赖低成本的中国商品来维持收入有限的消费者的收支平衡;美国需要中国的盈余储蓄来帮助填补其国内储蓄的缺口;美国生产商依赖中国作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这种相互依赖意味着美国依赖中国,就像中国依赖美国一样。
特朗普并不认同这种逻辑。在特朗普1.0时期,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关税从2016年的3%提高到2020年的19%。特朗普错误地认为,中国可以通过双边手段解决与106个国家的多边贸易逆差。
这适得其反。在随后的几年中,美国总体商品贸易逆差从 2018 年的 8790 亿美元扩大到 2023 年的 1.06 万亿美元。可以预见的是,由于关税的影响,中国在美国总体贸易逆差中所占的份额在这五年内从 47% 下降到 26%。年期间。
然而,中国部分只是被转移到墨西哥、越南、加拿大、韩国、台湾、印度、爱尔兰和德国。事实证明,超过70%的贸易转移从中国流向了成本较高或成本可比的国家,这凸显出贸易转移相当于对美国公司和消费者加税。
预计特朗普第二届政府会出现更多类似情况。随着美国行动的升级,中国的报复可能会扩大。例如,中国对关键矿产采取的最新行动开启了对稀土进行广泛限制的可能性,稀土对美国具有巨大的战略重要性。
当然,还有最终的金融武器——大中华区直接持有美国国债1万亿美元(其中截至2024年9月中国大陆持有7,720亿美元,香港持有2,330亿美元)。傲慢的美国人通常会忽视这种可能性,声称中国不敢接受这种核选择,因为这对他们的伤害比对我们的伤害更大。
哦真的吗?有几个“噩梦”选项值得考虑:中国可能会在即将举行的美国国债拍卖期间进行买家罢工,或者更极端的是,中国可能会开始摆脱其作为美国第二大外国债权人的巨大地位。这两种选择都将对美国容易出现赤字的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并给美国债券市场带来严重破坏,并对世界金融市场造成严重的附带损害。虽然中国引发如此一场金融危机似乎有些牵强,几乎是自杀行为,但忽视对手陷入困境所带来的“尾部风险”后果也同样鲁莽。
大选后的大部分政策讨论都集中在特朗普 2.0 可能即将推出的关税举措上。中美的相互依存促使我们少考虑单边行动,多考虑对这些行动的报复性反应。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民族主义观点忽视了储蓄短缺的美国经济对中国商品和金融资本的依赖程度。中国有很多“王牌”可以发出截然不同的信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