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解锁编辑的文摘
FT的编辑Roula Khalaf在本每周的新闻通讯中选择了她最喜欢的故事。
多年来,中国最大的国有银行一直是当地投资者的最爱。股息收益率曾经超过8%,股票价格稳定增长,它们成为了退休人员的主要产品组合,以寻求稳定和收入。即使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这些贷方仍保持韧性,并得到国家支持和保守监管的支持。但是投资案例不再那么简单。
中国最大的贷方仍然是国有多数国有的,并且在系统上至关重要。它们旨在不仅提供利润,而且付出国家政策。从历史上看,与国家目标的一致性一直是他们最大的优势之一,使投资者充满信心,政府将介入以确保其在压力时期的稳定。
但是,另一面越来越难以忽视。现在,同样的一致性将这些银行暴露于改变政治和经济政策。随着中国加剧了应对长期财产低迷和消费者信心较弱的努力,邀请贷方发挥更大的政策作用。预计贷方持续降低抵押贷款利率和针对中小型企业的有针对性贷款将持续到贷方,挤压利润率。
压力的迹象已经很明显。他们的利息利润率 – 他们的资金成本与贷款的差额之间的差异已经下降到中国最大的贷方的历史低谷: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中国工业和商业银行。截至去年年底,平均利润率仅为1.5%,低于上一年的1.6%。最大的ICBC的股票仅为有形账面价值的0.5倍,不到汇丰银行等地区同行的一半,这反映了对长期盈利能力的担忧。
该行业的一些景点仍然完好无损。最大的国有银行继续提供股息收益率,平均约5%,为以收入为中心的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量度。同时,该行业在2024年底的不良贷款比率为1.5%,几乎没有变化。资本缓冲区也保持健康,六个最大的银行报告说,平均核心级别的资本充足率约为12%,远高于系统上重要机构的监管门槛。
尽管如此,曾经定义这些股票的可预测性现在仍在测试中。随着北京的政策优先事项的发展,这些曾经摇摇欲坠的股票的投资前景也是如此。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