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美元周二连续第五天走高,在撰写本文时交投于 1.1650 上方,高于上周的低点 1.1580。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和的初步迹象、与日本达成的稀土协议,以及美联储周三进一步降息的希望,都提振了风险偏好,令避险美元承压。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与日本签署了一项确保稀土供应的协议,并在亚洲之行中对中国保持积极态度,重申他对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一项好协议持乐观态度。本周早些时候。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 (Scott Bessent) 保证,100% 关税威胁不会被提及,因为中国已同意在周末于马来西亚举行的会谈中推迟对稀土的限制。
与此同时,上周弱于预期的美国通胀数据实际上已经证实美联储将在周三下调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随着美国政府关门进入第五周,央行缺乏关键宏观经济数据来维持其决策,但市场预计央行将暗示 12 月第三次降息。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引发美元大幅复苏。
在此之前,美国房价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数据可能会为美元货币对提供一些指引,尽管只要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依然存在,美元似乎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复苏。
今日欧元价格
下表显示了今日欧元 (EUR) 兑主要主要货币的百分比变化。欧元兑澳元最为强劲。
| 美元 | 欧元 | 英镑 | 日元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澳元 | 新西兰元 | 瑞士法郎 | |
|---|---|---|---|---|---|---|---|---|
| 美元 | -0.08% | -0.08% | -0.49% | 0.09% | 0.09% | 0.02% | -0.09% | |
| 欧元 | 0.08% | -0.00% | -0.35% | 0.17% | 0.18% | 0.08% | -0.01% | |
| 英镑 | 0.08% | 0.00% | -0.33% | 0.17% | 0.18% | 0.11% | -0.02% | |
| 日元 | 0.49% | 0.35% | 0.33% | 0.52% | 0.53% | 0.45% | 0.33% | |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0.09% | -0.17% | -0.17% | -0.52% | 0.00% | -0.06% | -0.19% | |
| 澳元 | -0.09% | -0.18% | -0.18% | -0.53% | -0.01% | -0.07% | -0.19% | |
| 新西兰元 | -0.02% | -0.08% | -0.11% | -0.45% | 0.06% | 0.07% | -0.12% | |
| 瑞士法郎 | 0.09% | 0.01% | 0.02% | -0.33% | 0.19% | 0.19% | 0.12% |
热图显示了主要货币之间的百分比变化。基础货币从左列中选取,而报价货币从顶行中选取。例如,如果您从左栏中选择欧元并沿水平线移动到美元,则框中显示的百分比变化将代表欧元(基础)/美元(报价)。
每日摘要市场动向:欧元仍受到积极风险情绪的提振
- 积极的市场情绪持续提振欧元,但不利于避险美元,抵消了德国 GFK 消费者信心指数等欧元区经济数据的悲观影响,该指数 11 月份的恶化程度超出预期。
- 德国GfK研究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从9月的-22.3降至-24.1,为过去七个月来的最差读数,与市场预期的温和改善至-22.0不符。
- 美国总统特朗普继续亚洲之行。他会见了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而财政部长贝森特则呼吁日本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给日本央行(BoJ)施加了一些压力,要求其继续实施货币紧缩周期。
- 美国和日本签署了一项框架协议,以确保稀土和其他关键矿物的开采和加工,并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这一消息提振了投资者的情绪。
技术分析:欧元/美元D阻力位于1.1670和1.1730
欧元/美元从上周低点 1.1580 开始呈现短期看涨趋势。该货币对在过去五个交易日中一直在升值,但 4 小时图表上的动量指标表明趋势疲软。相对强弱指数 (RSI) 处于 50 以上的看涨区域,但移动平均线收敛背离显示较短的绿色柱状图。
价格走势仍处于之前的区间内,10月20日高点1.1675,关闭了通往10月17日高点1.1730区域的路径。该货币对需要突破该水平才能确认看涨趋势,并瞄准 10 月 1 日高点 1.1780 附近。
下行方面,周一低点1.1620区域是10月22日低点1.1575附近的主要支撑位,以及关键支撑位1.1545区域(10月9日和14日低点)。
中美贸易战常见问题解答
一般来说,贸易战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因一方极端保护主义而发生的经济冲突。它意味着建立关税等贸易壁垒,从而导致反壁垒、进口成本上升,进而导致生活成本上升。
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经济冲突始于 2018 年初,当时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对中国设置贸易壁垒,声称这个亚洲巨人的不公平商业行为和知识产权盗窃。中国采取了报复行动,对汽车和大豆等多种美国商品征收关税。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直到 2020 年 1 月两国签署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该协议要求中国进行结构性改革和对中国的经贸体制进行其他改革,并假装恢复两国之间的稳定和信任。然而,冠状病毒大流行使人们不再关注冲突。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之后上台的乔·拜登总统维持了关税不变,甚至增加了一些额外的征税。
唐纳德·特朗普作为美国第 47 任总统重返白宫引发了两国之间新一波的紧张局势。特朗普在2024年竞选期间承诺,一旦重返白宫,将对中国征收60%的关税,他于2025年1月20日兑现了这一承诺。随着特朗普的回归,中美贸易战势必将重蹈覆辙,针锋相对的政策将在全球供应链中断的情况下影响全球经济格局,导致支出尤其是投资的减少,并直接推高消费者物价指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