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amie McGeever
(路透社)——展望未来亚洲市场。
亚洲投资者在新的交易月伊始就表现出色,对美国“软着陆”和美联储鸽派前景持乐观态度,这将有助于提振风险偏好和新兴市场资产的吸引力。
近期美元下跌、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以及全球股市反弹,导致金融环境大幅放松,从而推动了看涨情绪的良性循环。
上周的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增长超出预期,通胀正在降温,而美联储即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开始宽松周期。再加上第二季度业绩表现不错,显然会出现“金发姑娘”式的情景。
然而,一如既往,这种时候的危险在于自满——像 8 月 5 日的波动性冲击这样的事件总是潜伏着,下一次影响可能不会如此短暂。而且还有中国。
中国周六公布的“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数据首次让人们了解到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八月份的表现,而该数据令人警醒:工厂活动正在萎靡不振,通货紧缩压力正在加剧,刺激需求正在增长。
制造业活动跌至六个月来的最低点,连续第四个月萎缩,原因是工厂出厂价格暴跌,业主难以获得订单。服务业活动加快步伐,但该行业的增长几乎看不见。
事实上,综合PMI下滑至50.1,为2022年12月中国经济重新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表明几乎没有增长。
中国“非官方”制造业 PMI 将于周一公布。财新 PMI 指数预计将从 49.8 升至 50.0,从轻微收缩转为“零增长”。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和韩国等亚洲各地的制造业 PMI 也将公布。
交易员们也将密切关注人民币,随着企业对人民币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美国降息在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升至 15 个月来的最高水平。
由于周一美国市场因劳动节休市,整体流动性和市场活动将比平时较少,但总体背景依然向好。
高盛指数显示,新兴市场金融状况为一年多来最宽松,美国金融状况为两年多来最宽松,全球金融状况为近两年半来最宽松。
8月份,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20个基点,这是连续第四个月下跌。
标准普尔 500 指数连续第四个月上涨,重新接近 7 月份的历史高点,MSCI 全球指数创下新高,而 MSCI 亚洲(日本除外)指数连续七个月上涨,为第六个月。
以下是可能为周一亚洲市场提供更多方向的关键发展:
– 中国、日本及其他国家制造业 PMI(8 月)
– 印度尼西亚通胀率(八月)
– 澳大利亚公司利润(第二季度)
(Jamie McGeever 报道;Diane Craft 编辑)
关键词:亚洲市场,金融状况,中国,新兴市场,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