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路透社) – 数据显示中国 12 月份制造业活动扩张后,油价周二上涨,但由于主要消费国的需求担忧,油价有望连续第二年走低。
截至 GMT 0530,期货价格上涨 60 美分,至每桶 74.59 美元,涨幅为 0.8%。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上涨 62 美分,即 0.9%,至每桶 71.61 美元。布伦特原油全年下跌 3.2%,WTI 下跌 0.1%。
周二的官方工厂调查显示,中国12月份制造业活动连续第三个月扩张,但增速放缓,表明一系列新的刺激措施正在帮助支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据路透社上周报道,中国当局还同意在 2025 年发行创纪录的 3 万亿元人民币(4110 亿美元)特别国债,以重振经济增长。
中国疲软的需求前景迫使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国际能源署(IEA)下调2025年石油需求预期。
在油价下跌的背景下,欧佩克及其盟友本月早些时候将开始增产的计划推迟到 2025 年 4 月。 IEA 预计,即使 OPEC+ 继续减产,2025 年全球石油供应也将超过需求,因为美国和其他外部生产国的产量增长超过了疲软的需求。
虽然长期需求前景疲弱对价格造成压力,但库存下降可能会为价格带来短期支撑,预计上周库存将减少约 300 万桶。
截至 12 月 20 日当周,由于炼油厂增加活动以及假日季节提振燃料需求,美国原油库存下降幅度超出预期,布伦特原油和 WTI 均受到提振。 (环境影响评估/S)
由于通胀居高不下,美联储本月早些时候预计仅降息两次,低于 9 月份的四次,投资者明年的焦点将集中在美联储的利率路径上。
较低的利率通常会刺激借贷和燃料增长,从而预计将提振石油需求,
美国利率预期的转变以及美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不断扩大的利差提振了美元,打压了其他货币。
美元走强使得美国以外的消费者购买石油的成本更高,从而影响了需求。
市场也在为候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宽松监管、减税、提高关税和收紧移民政策做准备,这些政策预计将有利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并最终利好美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