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全球金融市场再次证明,尽管主流经济学家认为这类交易表现出纯粹的理性,但它们仍会受到非理性剧烈波动的影响。部分资本流动是由于日本和美国之间的利差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因为日本决定小幅加息。这改变了每种货币金融资产的盈利能力,因此有可以利用的利润空间。但当美国劳工统计局 (BLS) 上周五 (2024 年 8 月 2 日) 发布其最新劳动力市场数据——《就业形势摘要——2024 年 7 月》时,出现了大幅波动,数据显示就业人数仅增加了 114,000 人(远低于预期),失业率上升 0.2 个百分点至 4.3%。突然间,头条新闻称美国经济即将衰退,这引发了投资者逃离股票等避险资产(政府债券)的浪潮,导致债券收益率下降(债券价格上涨),并导致股市出现短期崩盘。几天后,恐慌平息了,人们不得不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这篇博文中,我研究了劳动力数据,并添加了一些新的额外“衰退预测因素”,以查看恐慌是否合理。结论是,恐慌不合理。
2023 年 7 月概览(经季节性调整):
- 就业岗位增加了 114,000 个(低于上个月的 150,000 个)。
- 劳动力调查总就业人数净增加 6.7 万人(0.04%)。
- 劳动力净增加42万人(0.25%)。
- 参与率上升0.1个百分点,至62.7%。
- 总失业人数增加了35.2万人,达到716.3万人。
- 官方失业率上升 0.2 个百分点,至 4.3%,但如果没有参与率的提高,失业率仍将保持在 4.1%。
- 广义劳动力利用不足指标(U6)上升 0.4 个百分点,至 7.8%,部分原因是就业不足增加。
- 就业人口比率下降0.1个百分点,至60%。
对于那些对工资单(机构)数据和家庭调查数据之间的差异感到困惑的人,你应该阅读这篇博客文章 – 美国劳动力市场处于令人遗憾的状态 – 我在其中详细解释了两者之间的差异。
有些月份差异较小,而其他月份差异较大。
薪资就业趋势
美国劳工统计局指出:
7 月份非农就业岗位总数小幅增加了 114,000 个,低于过去 12 个月每月平均增加的 215,000 个……
7 月份,医疗保健行业增加了 55,000 个就业岗位,与过去 12 个月平均每月增加 63,000 个就业岗位的水平相当……
7 月份建筑业就业人数继续呈上升趋势(+25,000),与过去 12 个月的平均月增幅(+19,000)一致……
7 月份,运输和仓储行业的就业人数继续呈上升趋势……自 1 月份的近期低点以来,运输和仓储行业已增加了 11.9 万个就业岗位
今年的。7 月份,社会救助就业人数继续呈上升趋势(+9,000),但增幅低于过去 12 个月的平均月增幅(+23,000)。
7月份信息行业就业人数减少了2万人,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化不大。
7 月份政府就业人数变化不大(+17,000)。继 2023 年和 2024 年第一季度就业人数大幅增加之后,近几个月政府就业增长有所放缓。
其他主要行业的就业率当月几乎没有变化……
综上所述,尽管近年来月度工资就业增长有所放缓,但随着美国劳动力市场适应新常态,月度工资就业增长仍高于疫情前的水平。
第一张图表显示了就业人数的月度变化(以千人为单位,以 3 个月移动平均值表示,以消除月度噪音)。红线为年平均值。2020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之间的观测值被排除在外,作为异常值。
下一个图表以不同的方式显示了相同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该图表显示了 2005 年至 2023 年日历年中工资就业人数的平均每月净变化(实际)。
柱子上的红色标记是当前月份的结果。
2019 年至 2023 年月平均变化(千人)
年 | 平均每月就业变化(千人) |
2019 | 163 |
2020 | -774 |
2021 | 606 |
2022 | 399 |
2023 | 251 |
2024 (至今) | 203 |
临时工指标
在过去(直到2008年经济衰退),临时工就业的变化一直是一个相对可靠的指标,预示着经济即将出现重大衰退。
其逻辑是,公司将这些工人作为应对产品需求下降的第一个调整对象,因为解雇这些工人比解雇正式员工更便宜。
下图显示了自 1990 年 1 月至 2024 年 7 月临时就业的变化情况。
灰色条表示 NBER 衰退时期。
显然,在疫情爆发之前,临时就业与随后的经济衰退之间的关系相当明显。
但自疫情爆发以来,发生了一些相当戏剧性的事情。
临时就业自 2021 年底以来一直在下降,如果过去的关系重演,2022 年初就会出现经济衰退。
显然,这种关系现在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且疫情可能已经改变了雇主应对周期性波动的态度。
有可能,疫情期间企业在吸引员工方面遇到的困难意味着他们需要为员工提供更多的保障,并正在寻找其他方法来适应需求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我正在更详细地研究这个问题,如果发现任何有趣的事情,我会报告。
关键是我们不能再将这个就业群体作为美国经济衰退的领先指标。
黄金年龄就业人口比率指标
另一个相当可靠的预示经济衰退即将来临的指标是黄金年龄工人(25-54岁)的就业人口比。
下图显示了 1948 年 1 月的数据以及 NBER 经济衰退日期。
由于企业在做出其他调整之前不愿裁掉核心员工,因此该系列数据是一个滞后指标。
然而,目前该系列仍在继续增加,这是一个好迹象,表明就业崩溃不会迫在眉睫。
劳动力调查数据 – 就业增长趋弱
2023 年 7 月经季节性调整的数据显示:
1. 劳动力调查总就业人数净增加6.7万(0.04%)——大幅放缓。
2.劳动力净增加42万人(0.25%)。
3.参与率上升0.1个百分点,至62.7%。
4. 结果(以会计角度计算),总失业人数增加了 35.2 万人,达到 716.3 万人。
5. 官方失业率上升0.2个百分点,至4.3%。
下图显示了自 2008 年 1 月以来的月度就业增长情况,并排除了 2020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之间的极端观测值(异常值),这些极端观测值扭曲了当前时期相对于大流行前时期的状况。
就业人口比率是衡量劳动力市场实力的一个很好的指标,因为其变动相对明确,因为分母人口对周期不是特别敏感(与劳动力不同)。
下图显示了 1950 年 1 月至 2024 年 7 月美国就业人口情况。
2024年7月,该比率下降0.1个百分点,至60%。
2020年9月疫情爆发前的峰值为61.1%。
近两年该比例一直稳定在60%左右,略高一些。
目前尚无迹象表明劳动力市场出现大幅崩溃,需求方远远落后于供给方。
失业和利用不足趋势
美国劳工统计局指出:
7 月份失业率上升 0.2 个百分点至 4.3%,失业人数增加 35.2 万人至 720 万人。这些指标高于去年同期的水平,当时失业率为 3.5%,失业人数为 590 万人。……
7 月份,因经济原因从事兼职工作的人数增加了 34.6 万人,达到 460 万人。这些人原本希望从事全职工作,但由于工作时间减少或无法找到全职工作,他们选择从事兼职工作。
第一张图表显示的是自1994年1月以来的官方失业率。
官方失业率是 狭窄的 劳动力浪费的衡量标准,这意味着,与 20 世纪 60 年代进行严格的比较,例如,在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方面,必须考虑更广泛的劳动力未充分利用的衡量标准。
下图显示了 BLS 测量 U6,其定义为:
总失业人数加上所有边缘就业工人加上由于经济原因而兼职的总人数占所有平民劳动力加上所有边缘就业工人的百分比。
因此,这是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劳动力未充分利用的最广泛的量化指标。
新冠疫情之前,U6 比例为 6.8%(2019 年 1 月)。
2024 年 7 月,U6 指数为 7.8%(上涨 0.4 个百分点),部分原因是失业率上升,同时也因为就业不足率下降。
由于经济原因而从事兼职工作的人数增加是就业不足现象增加的一个很好的指标。
综合来看,劳动力市场显然有所恶化。
公司首先调整了工作时间,并且解雇了一些员工。
但鉴于GDP仍在继续增长(尽管速度有所放缓),现在称之为衰退还为时过早。
参与影响
到2024年7月,参与率将从62.6%上升至62.7%。
问题是,如果参与率没有上升并吸引更多工人加入劳动力大军,失业率会是多少?
概念:
- 劳动力是劳动年龄人口(15 岁以上)的一部分。劳动年龄人口占劳动力的比例称为劳动参与率。因此,劳动力的变化会影响官方失业率,因此,官方失业率的变动需要谨慎解读。失业率上升可能并不意味着经济衰退。
- 劳动力可以随着人口总体增长和/或劳动力参与率上升而扩大(反之亦然)。
计算:
2024 年 7 月劳动力的变化是两个独立因素造成的:
- 基本人口增长为劳动力增加了15.16万人。人口增长对劳动力总量的影响每月都相对稳定;
- 参与率的上升意味着有268.6万名工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相对于参与率保持不变的情况而言)。
- 最终结果是劳动力增加了42万人。
评估:
1. 如果 2024 年 7 月参与率没有上升,那么按照目前的就业水平,总失业人数将为 689.4 万人,而不是官方统计的 716.3 万人,相差 26.86 万人(“参与效应”)。
2. 如果参与率没有上升,官方失业率将为 4.1%(四舍五入),而不是目前的官方值 4.3%。
3. 换句话说,将失业率上升视为劳动力市场进入衰退的标志的担忧还为时过早。
结论
美国最新的月度就业数据显示,就业人数大幅放缓。
由于劳动力增长速度较快(参与率略有上升),失业率也有所上升。
参与率上升了0.1个百分点,但如果不考虑这一因素,失业率将保持在4.1%,而不是官方公布的4.3%。
其他经济衰退指标要么不再可靠(临时工),要么仍然没有预示着经济将出现大幅下滑(黄金年龄工人的就业人口率)。
总体而言,由于 GDP 仍然保持正增长,我认为现在就陷入衰退思维还为时过早。
今天就到此为止!
(c)版权所有 2023 William Mitchell。保留所有权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