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速食用油增长、实现自力更生目标的途径和战略》报告中,印度农业部提出了以集群为基础的种子中心方法、推广生物强化油籽品种、采用新技术、通过加工和精炼增加价值等多管齐下的战略,以提高该国的油籽产量。
印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在报告中指出:“印度严重依赖食用油进口,目前进口量占其需求的55%-60%,这对印度的粮食安全和经济稳定构成了巨大挑战。”该报告还为印度实现石油生产自给自足制定了路线图。
印度农业标准局在提出平衡该行业增长的动态贸易政策时表示:“灵活的关税结构能够响应全球市场价格、国内供需趋势和油籽最低支持价格(MSP),这是一种战略方针。”
报告称:“实施更高的进口关税制度可以保障国内生产,而原油和成品油之间较大的关税差距将使加工工业受益。”
“将支持价格与进口关税结构相结合将为农民、加工商和消费者提供支持,”报告补充道。根据该报告,平衡淡季仓储盈利能力与消费者承受能力是帮助印度实现自给自足的关键。“实施公平的定价结构可确保仓储成本、利息和利益相关者回报的充足利润,促进市场稳定,同时激励淡季销售,”报告建议道。
据印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称,过去几十年来,人均食用油消费量大幅增长,达到每年 19.7 公斤。该机构表示,这一增长速度超过了国内生产速度,导致严重依赖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和工业需求。
因此,2022-23年食用油进口量将达到1650万吨,增长约67%,凸显出对外部来源的依赖日益增加。
报告还补充道,印度目前仅通过国内生产满足其食用油需求的 40-45%,这对该国的“自给自足”目标构成了重大挑战。
关键词:食用油,进口税,NITI Aayog,自给自足,生产,食用油印度,食用油 niti aay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