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政部发布的一份现状报告的前言中,西塔拉曼强调,印度的外债“仍然可持续且得到审慎管理”。
根据经济事务部发布的状况报告,截至 2024 年 3 月,该国外债较上年同期增加 6.4%,达到 6638 亿美元。
印度卢比贷款占外债总额的31.5%,“从货币风险的角度来说,也提供了一定的安慰”,该部长表示。
西塔拉曼补充道:“长期债务占债务的很大一部分,而短期债务主要用于资助进口,这进一步增强了外债总额的稳定性。”
截至 2023 年 12 月,全球外债总额为 102.4 万亿美元,而印度的比较数据为 6461 亿美元,位居全球第 24 位。“因此,从跨国角度来看,印度的外债存量较低,”她说。此外,截至 2023 年 12 月,印度的长期债务占外债总额的 80.8%。西塔拉曼说,这“表明其对脆弱的短期债务的依赖程度较低”。她补充说,这一比例远高于 59.8% 的全球平均水平。
“通过一些脆弱性指标来衡量,例如短期债务在总外债中的占比、外债与国民总收入 (GNI) 的比率、外汇储备与外债的比率以及外债与出口的比率,印度的外债状况比大多数中低收入国家要好,”她补充道。
全球评级机构通常会强调印度政府总体债务比率过高,该比率在疫情期间飙升,但此后一直在缓和。惠誉评级上个月表示,中央和州政府的总债务占 GDP 的比例可能会从上一财年的 82.4% 降至 25 财年的 81.6%。
然而,印度政府高级官员经常表示,国际评级机构在提高印度主权评级时,并未充分考虑印度较低的外债比率。标普、穆迪和惠誉均将印度主权评级维持在最低投资级。
然而,标普在 5 月份将该国的评级展望从“稳定”上调至“正面”,时隔 14 年之后,标普表示,强劲的经济扩张对该国的信用指标产生了积极影响。另外两家评级机构维持该国的“稳定”展望
关键词:外债,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