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ews is by your side.

贸易战为何中国不断获胜

7


免费解锁白宫观察通讯

作者是《芯片战争》作者

拜登政府在描述先进芯片的出口管制时喜欢用“小院子、高围栏”这个词。这个想法是,高度专业化的美国技术必须受到保护,但这种保护是有限的,不会妨碍更广泛的贸易。

鉴于这些半导体在人工智能中的核心地位,这一说法的准确性始终存在争议。然而,显而易见的是,中国最近针锋相对地扩大出口管制是其无意限制影响的战略的一部分。欧洲也陷入了交火之中。

北京新出台的重大稀土限制至少将推高价格并降低非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对于一个正在与持续的工业产能过剩作斗争并将出口增长视为国家实力驱动力的国家来说,这本身就是一场胜利。

对于贸易伙伴来说,更糟糕的是稀土磁体再次出现短缺的前景。今年早些时候,中国的出口管制造成的延误扰乱了从伊利诺伊州到印度的汽车制造业。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回应是威胁征收新关税。今年春天,欧洲受到稀土短缺的影响较小,但现在却处于供应链斗争的中心。

10月初,荷兰政府以“治理缺陷”和对欧洲技术能力的威胁为由,控制了总部位于荷兰的中资芯片制造商Nexperia。作为回应,北京方面停止了 Nexperia 芯片的海外销售——该芯片在欧洲制造,但大部分在中国东莞封装。

据当地报道,49%的欧洲汽车公司、86%的医疗器械公司、95%的机械工程行业以及整个欧洲大陆的国防工业都在使用Nexperia的中国封装芯片。除非能够说服中国重新开放安世半导体从东莞的出口,否则整个西方制造基地将面临严峻的供应链挑战。

在荷兰和其他欧洲国家政府与北京谈判之际,一些分析人士呼吁采取“升级谈判”策略。这可能包括减少对中国的芯片制造工具和航空航天零部件的销售。

北京、布鲁塞尔和华盛顿都在寻找最有效、最不对称的方式来破坏对手的供应链。

这些政府面临的挑战之一是知识。制造商很难了解自己供应链的深度,这已不是什么秘密。原材料和成品之间可能存在数十次交易。政府的能见度甚至更低。中国的稀土措施——要求跨国公司申请许可证——可能部分是为了让北京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这意味着未来的限制将更加精确。

第二个挑战是寻找成本不对称的措施。

针对小国的经济战在政治上是直截了当的。对美国和朝鲜施加同样代价的制裁可能会影响平壤,但在庞大的美国经济中几乎不会被注意到。对于世界三大经济体来说,唯一能够提供真正杠杆作用的措施是那些让竞争对手付出比自己高得多的成本的措施。

最重要的成本不是经济成本,而是政治成本。中国仍然沉迷于许多海外产品,包括美元和台湾制造的半导体。然而,通过制裁中国大型银行等方式扰乱资金流动,将会伤害西方和中国。特朗普对股市很敏感,股市对任何贸易升级都会做出负面反应。中国股市由国家主导的资产管理公司主导,习近平主席无需担心中期选举。

尽管特朗普政府渴望让中国对美国技术“上瘾”,但西方却迟到了。 2020年4月,在大流行封锁期间,习近平宣布“加强国际生产链对中国的依赖”是北京的战略。

Covid-19大流行本应迫使全球采购经理从“及时”模式转变为“以防万一”模式,以更好地应对中断。

但随着中国向绝望的国外制造商滴灌稀土,“及时”是北京保持全球跨国公司对其供应的战略的核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