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首席印度经济学家、总理经济顾问委员会兼职成员奇诺伊在一次活动中表示,私人资本支出一直疲弱,因为在更便宜的中国商品大量进入印度之际,企业缺乏需求可见度。
另请阅读:官员表示,愿意重新考虑对来自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
奇诺伊表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曾经是一条自由流动的河流,但特朗普政府征收的32%关税已经变成了一堵墙,导致同样的产品被转移到印度等新兴市场。他周一在亚洲协会组织的一次活动上发表讲话时表示,中国商品以较低价格流入的数量不断增加,给希望增加出口的新兴市场带来了困难。
“我认为印度的企业资本支出周期尚未回升,因为你需要更多的国内需求可见性。在一个中国进口商品大量涌入的世界中,造成通货紧缩压力,你开始竞争,”他说。奇诺伊通过“新闻说明3”提请人们注意2020年实施的限制,他表示,过去五年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已从500亿美元扩大到1150亿美元。
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多年来受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经济联系的影响,在因 2020 年加勒万河谷冲突而陷入严重紧张之后,已开始显示出一些改善的迹象。这种转变自 2024 年 10 月以来就很明显,当时高层会谈恢复,印度对中国投资的态度略有缓和。
近几个月来,随着部长级和官僚互访、开通直航协议、允许游客采取行动以及更多关于解决边境问题的讨论,邻国之间的关系有所升温。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关税制度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势,根据该制度,对印度征收 50% 的关税于 8 月 27 日生效。今年早些时候,NITI Aayog 提议允许中国公司在未经事先批准的情况下购买印度公司最多 24% 的股份。该提案指出对中国外国直接投资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以及更广泛的外交参与。鉴于两国关系“解冻”,奇诺伊表示,他希望达成“政治共识”,重新审视印度对中国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并称目前的政策“适得其反”。 “……与其让中国进口商品大量涌入我们,为什么不让中国投资进入印度呢?”他补充说,此类投资将在国内创造就业机会并支持更广泛的经济。他表示,印度需要来自中国的许多中间产品,称中国是“制造业巨头”,并补充说,“你宁愿在印度增加附加值,也不愿从中国进口”。
他发表此番言论之际,有报道称可能会对新冠大流行期间推出的新闻说明 3 进行审查。
新闻说明 3 要求政府批准来自与印度有陆地边界的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 2020 年 4 月,该规则收紧,当时政府在修改新闻说明 3 以阻止大流行期间对印度公司的机会主义收购后,无论哪个行业都必须强制批准。此举是针对中国的,是在边境冲突发生后不久采取的。
近年来,对私人投资缓慢的担忧有所增加,因为政府支出推动了大部分资本支出。奇诺伊表示,印度公司的研发支出通常较低,如果关税壁垒继续存在,这种支出将保持在较低水平。他表示,更多的开放将提高竞争并推动企业投资创新。
“如果你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中运营,那么就不存在这样做的动力(研发支出),”他说。
奇诺伊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印度必须通过更好的教育和技能努力,在人力资本建设上进行更多投资。
关键词:中国对印度的直接投资,来自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中印关系,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