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一架以色列阿帕奇直升机飞过以色列上空。
阿里尔·沙利特/美联社
隐藏标题
切换标题
阿里尔·沙利特/美联社
耶路撒冷——周日凌晨,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发动了一波空袭,称这是对真主党的先发制人打击。真主党称,为了报复上个月其一名高级指挥官被杀,以色列已发射了数百枚火箭弹和无人机。
激烈交火有可能引发一场全面战争,美国、伊朗和该地区的激进组织可能卷入其中。这还可能破坏加沙地带停火的努力。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组织哈马斯(真主党的盟友)在加沙地带的战争已经持续了 10 个多月。
上午十点左右,交火似乎已经结束,双方都将攻击范围限制在军事目标上。但局势仍然紧张,伤亡和损失的具体情况目前尚不清楚。

以色列军方称,真主党计划向以色列发射大量火箭弹和导弹。不久之后,真主党宣布对以色列军事阵地发动袭击,作为对其创始人之一福阿德·舒库尔上个月在贝鲁特遭以色列空袭身亡的初步回应。
此次袭击发生之际,埃及正主持新一轮旨在结束以色列和哈马斯战争的会谈。真主党表示,如果加沙停火,他们将停止战斗。伊朗支持这两个组织,以及可能参与任何更大规模冲突的叙利亚、伊拉克和也门武装分子。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在内阁会议开始时表示,军方已经消除了“数千枚瞄准以色列北部的火箭弹”,并敦促公民遵守国土防卫司令部的指示。
他说:“我们决心竭尽一切努力保卫我们的国家,让北方居民安全返回家园,并继续坚持一个简单的规则:谁伤害我们,我们就伤害他。”
据报道,以色列北部全境都响起了空袭警报,以色列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因受到袭击威胁而关闭并改道飞行约一小时。以色列国土防卫司令部已提高以色列北部的警戒级别,并鼓励人们待在防空洞附近。
以色列军方发言人纳达夫·肖沙尼中校表示,真主党原本打算袭击以色列北部和中部的目标。他说,初步评估发现以色列“损失很小”,但军方仍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他说,大约有 100 架以色列飞机参加了周日的袭击。
黎巴嫩卫生部报告称,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的袭击造成两人受伤。民防官员称,其中一人是一名 17 岁的叙利亚人,现已住院。此外,与真主党结盟的阿迈勒组织一名战士在袭击一辆汽车时丧生。
真主党称,袭击涉及 320 多枚卡秋莎火箭弹,瞄准以色列多个地点,并动用了“大量”无人机。该党称,此次行动的目标是“以色列军事定性目标(稍后公布)”以及“敌方地点、兵营和铁穹(导弹防御)平台”。
真主党随后宣布结束第一阶段的报复性打击,并称此举将使其能够对以色列境内发动更多袭击。但随后的一份声明称,“今天的军事行动已经完成。”
该组织称,其发射的所有爆炸无人机均击中目标,但没有说明具体数量。它列出了 11 个基地、兵营和军事阵地,声称这些基地、兵营和军事阵地位于以色列北部和以色列吞并的戈兰高地。它还驳斥了以色列声称其先发制人的打击成功阻止了真主党更强大的攻击的说法。
华盛顿特区中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兰达·斯利姆表示,周日上午的交火“仍然符合交战规则,目前不太可能引发全面战争”。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肖恩·萨维特(Sean Savett)表示,总统乔·拜登“正在密切关注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局势”。
“在他的指示下,美国高级官员一直与以色列同行保持沟通,”萨维特补充道。“我们将继续支持以色列的自卫权,并将继续为地区稳定而努力。”
五角大楼称,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与以色列国防部长约阿夫·加兰特讨论了以色列对真主党的防御措施。一份声明称,奥斯汀“重申了美国坚定不移地致力于保护以色列免受伊朗及其地区伙伴和代理人的任何袭击”。
最近几周,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外交官纷纷访问以色列和黎巴嫩,试图缓和他们担心可能升级为地区战争的局势。
上周,以色列国防部长表示,由于可能与真主党发生战斗,他正向黎巴嫩边境派遣更多军队。
加沙战争是由哈马斯 10 月 7 日袭击以色列引发的,而真主党几乎在战争爆发后立即开始袭击以色列。以色列和真主党几乎每天都在交火,导致边界两侧数万人流离失所。直到周日,双方都小心翼翼地避免爆发全面战争。
真主党在 2006 年夏天与以色列打成平手,据信其实力远超那场冲突。美国和以色列估计,真主党拥有约 15 万枚火箭弹,能够打击以色列境内任何地方。该组织还开发了能够躲避以色列防御的无人机以及精确制导弹药。
以色列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之一和广泛的多层导弹防御系统,并得到美国领导的联盟的支持,该联盟帮助以色列击落了今年早些时候从伊朗发射的数百枚导弹和无人机。最近几周,美国军方一直在该地区增强军力。
以色列誓言,一旦爆发全面战争,以色列将予以强力反击。这场战争可能会摧毁重要的民用基础设施,尤其是贝鲁特南部和黎巴嫩南部地区,那里是真主党的主要据点。战争可能会导致双方数十万人流离失所。
真主党是伊朗的亲密盟友,伊朗还威胁要对上个月在德黑兰发生的爆炸中杀害哈马斯高级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 (Ismail Haniyeh) 进行报复。爆炸事件被普遍归咎于以色列,但以色列尚未透露是否参与其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