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江苏省南京市的一家工厂里的汽车电池。
斯特 |法新社 |盖蒂图片社
法国巴黎——推动电动汽车固态电池商业化的进程正在顺利进行,但分析人士表示,汽车巨头可能正处于转向另一种变革性科学的风口浪尖。
固态电池长期以来一直被誉为可持续驾驶的“圣杯”。顾名思义,固态电池含有由陶瓷等材料制成的固体电解质。这使得它们不同于含有液体电解质的传统锂离子电池。
理论上,这种下一代技术在每个单位体积中可容纳比锂离子电池更多的能量。支持者表示,它为电动汽车(EV)提供更安全、更便宜、更强大的电池,以及更快的充电时间。
汽车制造商已投资数十亿美元用于固态电池研究,并与开发商合作生产自己的版本以进行大规模生产。
2024 年 1 月 30 日,日本东京,丰田汽车公司经销店外悬挂着一个标志。
大隅知博 |盖蒂图片社新闻|盖蒂图片社
例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表示,其目标是在 2027 年至 2028 年期间将固态电池投入量产。该汽车制造商表示,最近在提高技术耐用性方面取得了突破,这意味着该电池预计将提供一系列续航里程达 1,000 公里(621 英里),充电时间仅需 10 分钟。
日本日产汽车公司 4 月表示,计划在 2029 年初推出电动汽车固态电池,而德国汽车公司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 和美国电池初创公司 Factorial 在 9 月份表示,他们正在合作开发一种固态电池,该电池将在本世纪末投入生产。 Factorial还与Stellantis、现代和起亚等汽车制造商签订了联合开发协议。
根据环境保护基金会的数据,美国电动汽车一次充电的平均行驶里程接近 300 英里(或 483 公里),而电池供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所需的时间可能需要 20 分钟或几个小时,具体取决于关于汽车和充电点的速度。
Wood Mackenzie 分析师马克斯·里德 (Max Reid) 表示,固态电池正处于商业化漫长旅程的开端。
里德通过视频电话告诉 CNBC:“显然,结果看起来非常有希望——更安全、能量密度更高,尤其是充电速度,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固态的主要好处之一。”
然而,尽管人们对固态电池的潜在推出进行了越来越多的炒作,但分析师仍然对它们何时真正推向市场持怀疑态度。
半固态电池
Wood Mackenzie 的 Reid 表示,固态电池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充电过程中电池的膨胀,以及最终在大量充电后电池的退化。
“五年前,如果我们谈论这个问题,我会对固态电池感到非常兴奋,”交通与环境运动组织车辆和电动汽车供应链高级总监朱莉娅·波利斯卡诺娃 (Julia Poliscanova) 在巴黎接受 CNBC 采访时表示。汽车展。
“但不知何故,在试点和商业化之间的这个空间里,今天存在某种障碍,某种障碍,因为每次我在电池会议上与汽车高管交谈时,我总是听到同样的答案:‘我们还有五到七年的时间.’”
“当你看看当前的技术,锂离子电池,它们刚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更便宜的技术的渐进式改进是如此之好,以至于也许将所有注意力放在固态电池上不再那么有吸引力了。” ,”波利斯卡诺娃补充道。
然而,可能还有另一种选择:半固态电池。这些电池采用固体电解质和液体电解质的混合设计,一些分析师表示它们可以充当两种类型电池之间的桥梁。
参观者在2023年中国上海车展上参观CATL展台。
首席摄影 |未来出版|盖蒂图片社
里德说,半固态电池已经在中国“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商业化,“实际上,我认为,这是一种折衷技术,实际上将消除对全固态电池的需求。 ”
“鉴于西方的(电动汽车)需求放缓以及固态的这些问题,你可能会看到一些关于全固态的负面公告或不太积极的公告,实际上一旦实现,就会有一点转向半固态成为满足这十年需求的更好的过渡技术,”里德说。
半固态电池的发展主要由中国企业主导,包括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商之一宁德时代、WeLion、庆陶能源和赣锋锂业等。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已将 150 千瓦时的半固态电池商业化用于其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可达 1,000 公里。另外,赣锋锂业的子公司赣锋锂能正在生产续航里程为530公里的电动汽车半固态电池。
锂电池“仍有路要走”
交通与环境部的波利斯卡诺娃表示,她看到中国在半固态电池方面取得了进展,“因为无论谁了解如何制造电池,都将永远制造下一个电池。”
“我认为与固态技术相比,低成本创新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商业化。这一定是因为在车辆领域,性能已经足够好。是的,我们可以谈论卡车和飞机,但在车辆空间上,600到800公里就足够了。”她补充道。
并非所有人都相信半固态电池即将转向,也不相信未来几年大规模推出固态电池的炒作。
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金属研究主管迈克尔·维德默 (Michael Widmer) 告诉 CNBC 的“Squawk”节目:“现实情况是,就目前而言,当我们着眼于电动汽车领域时,锂基电池仍然是出路。” Box Europe”,10 月 9 日。
“这是支柱,未来五到十年可能会保持这种状态,”他补充道。
关键词:发电,电动汽车,技术,商业,汽车,梅赛德斯奔驰集团,日本,环境,Stellantis NV,巴黎,美国商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