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词典将“parasocial”评为 2025 年年度词汇。
Francesco Carta 摄影 | Francesco Carta时刻|盖蒂图片社
AI 聊天机器人、泰勒·斯威夫特 (Taylor Swift) 和社交媒体影响者都在决定剑桥词典 2025 年年度词汇:“parasocial”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周二,《全球词典》将“超社交”列为年度词汇,它指的是一个人与网络人物(从名人到播客,甚至人工智能)之间的联系。
剑桥大学实验社会心理学教授西蒙·施纳尔 (Simone Schnall) 在接受 CNBC Make It 采访时表示:“准社会关系是指我们认为自己认识某个人,或者我们感觉与某个我们从未见过的人非常亲近,比如名人、有影响力的人,或者公共生活中因某种原因而出名的人。”
“当然,实际上,这只是一种片面的所谓关系,”她补充道。
该术语起源于 1956 年,当时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唐纳德·霍顿和理查德·沃尔发现,看电视的人将屏幕上的演员视为朋友或家人。
施纳尔解释说,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文化中是众所周知的,但直到现在人们才更普遍地使用这个词。
“它一直存在,但我认为在我们的文化中,我们现在看到了类社会的类固醇,只是因为有很多机会。有很多人,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我们都可以对他们感兴趣,着迷,受到启发,”她说。
歌手兼亿万富翁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就是一个例子,她因其歌曲而在全球拥有大量粉丝。她的许多粉丝表示与她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并关注她的个人生活和浪漫关系。
其他例子包括社交媒体影响者和 Youtuber Logan Paul,他在 Instagram 上拥有约 2700 万粉丝,在 YouTube 上拥有 2300 万订阅者。
2018年,保罗发布了一段显示日本青木原“自杀森林”中一名死者的视频,引发了全球的愤怒。他的许多铁杆粉丝都为他辩护,尽管内容很严肃,但仍表现出强烈的忠诚度。保罗后来为这段视频道歉。
施纳尔警告说,追随名人和社交媒体影响者存在“危险”,他们可能会分享不正确的医疗建议、销售不良产品或宣扬不道德行为。
“他们(有影响力的人)可能会对他们的追随者造成一些严重伤害。那些觉得自己处于这种准社会关系中的人,他们真的可能会受到伤害,”施纳尔警告说。
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和孤独文化
剑桥词典指出,“类社会”一词日益流行的部分原因在于与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形成的关系。
Common Sense Media 2025 年的一份报告对 1,060 名美国青少年进行了调查,发现 13 至 17 岁的青少年中有 72% 至少使用过一次人工智能伴侣。这是出于情感或心理健康支持或作为朋友或最好的朋友等一系列原因。
“它们被称为聊天机器人,因为我们感觉我们已经在和某人聊天了,”施纳尔说。 “人们可以发展某些关系,比如友谊,甚至是浪漫关系,或者至少,他们是这么认为的,当然,在现实中,没有其他人参与其中。”
这不仅仅是青少年。 Vantage Point Counseling 最近对 1000 多名美国成年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28% 的人表示他们与人工智能有过浪漫或亲密的关系。
施纳尔提出了人们转向准社会关系的两个原因:全球孤独感的流行和屏幕时间的增加。
在手机和屏幕上,准社会关系“只需点击一下即可”,因此更容易立即获得社会认可。与此同时,根据施纳尔的说法,聊天机器人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讨好你。
她说:“人们往往比前几代人更加孤独,他们在屏幕上花费了大量时间,而这些准社会关系很容易建立。”
施纳尔说,解药是投资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因为你花在网上的时间越多,你花在追求面对面联系上的时间就越少。
“我与聊天机器人聊天的时间越多,我与现实生活中的人聊天的时间可能就越少,”她补充道。
关键词:友谊,人际关系,名人关系,Z世代,生成式人工智能,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