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表示,随着美国和中国达成为期一年的休战协议,投资者的收获是两国将加倍投资本土技术。摩根士丹利策略师在本月一份关于如何应对新的“出口管制制度”的报告中建议,“拥有与本地化相一致的优质出口商和研发丰富的科技股,并使用情景可能性(而不是头条新闻)来评估风险。”报告称:“战略竞争仍未解决,技术、关键供应链和资本市场是持续紧张局势的核心。”尽管华盛顿限制中国获得先进技术并鼓励在美国进行人工智能相关投资,但中国正在其即将到来的五年计划中加大对先进技术的支出和资源配置。半计算能力 人工智能竞赛的核心是计算能力,即半导体。摩根士丹利的首选是中国本土芯片巨头中芯国际。分析师对香港上市股票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为 80 港元(10.28 美元)。该股较周五收盘价高出 16% 以上。分析师表示:“鉴于美国的出口管制和产能扩张,我们预计中芯国际将获得更多先进节点制造订单。” “我们还相信中芯国际的先进节点产能扩张将支持中国人工智能半导体的发展。”另一个日益令人担忧的问题是,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能量来驱动人工智能。高盛分析师本月预测,到 2030 年,中国的闲置电力容量将是全球数据中心供电所需电力容量的三倍以上。对于未来一年,汇丰银行上周晚些时候将能源自给自足称为将推动地区股市的新主题之一。其分析师表示:“我们认为,2026 年亚洲股市的走势将由拥挤的人工智能交易转向。”该银行的首选股是在香港上市的小盘股哈尔滨电气,根据周五收盘价,该股较汇丰银行 22 港元的目标价有 60% 以上的上涨空间。汇丰银行分析师表示:“哈尔滨电气在煤炭、核电和水力发电设备领域占据国内电力设备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到一半,这些行业对其收入的贡献率接近70%(2024年)。” “哈尔滨属于轻资产商业模式,收取客户预付款。”机器人硬件在人工智能商业化方面,中国企业与美国同行不仅在软件进步方面展开竞争,而且在硬件应用方面展开竞争,特别是在人形机器人方面。高盛分析师本月早些时候走访了九家仿人机器人供应链公司,发现大多数公司“正在积极规划中国和海外(主要是泰国,墨西哥较少)的产能”,以支持可能的大规模生产——每年生产 10 万至 100 万台。虽然与高盛预计到 2035 年每年 138 万台人形机器人出货量相比可能过于乐观,但分析师表示,供应商正在积极采取行动,并提到他们的客户包括知名人形机器人厂商 Tesla Optimus、Agibot 和 Xpeng。高盛唯一获得买入评级的香港公司是三花股份,管理层表示,该公司正在采取更为保守的做法,根据实际客户订单提高产量。三花还在泰国预留了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生产产能。尽管长期技术创新令人兴奋,但短期内市场仍将关注最新的中美贸易谈判。尽管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表示可能会在感恩节前达成,但两国尚未就稀土出口问题达成明确协议。所有这些都意味着中国股市可能会保持高度波动。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表示:“鉴于美中在多个方面持续存在竞争性对抗,我们认为这种休战很脆弱,这意味着滚动谈判、休战和周期性冲突可能会成为可预见的未来的新常态。”摩根士丹利表示,在中美紧张局势之后,MSCI 中国指数往往会出现短期调整。但他们发现,“科技硬件和半导体品牌在最初大幅下跌后,通常会在一个月内反弹。” —CNBC 的迈克尔·布鲁姆 (Michael Bloom) 对本报告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股票市场,市场,市场内幕,美国,中国,斯科特·贝森特,商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