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ng.com —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石油需求的推动者,但目前其石油消费量正经历近几十年来最急剧的放缓之一。
伯恩斯坦分析师在周四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速度为过去 15 年来(不包括新冠疫情)最慢,今年迄今下降了 -2%。”
这是该国整体经济放缓的一部分,此前蓬勃发展的工业和建筑业已经减弱,进一步导致需求下降。
中国国家统计局(NBS)的数据显示,7月份石油需求同比下降8%,至1360万桶/日(MMbls/d),为2009年以来(不包括COVID时期)的最低水平。
2024 年 1 月至 7 月,中国平均石油需求为 1430 万桶/日,同比下降 30 万桶/日,降幅 2%。这是中国自 1990 年以来(不包括新冠疫情导致的低迷)首次面临石油需求持续下降。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7 月份中国加工原油日产量同比下降 6% 至 1360 万桶。7 月份中国山东独立炼油厂的开工率为 50%(去年为 63%),”分析师表示。
较低的开工率标志着中国炼油行业的困境,进一步反映出国内对炼油产品的需求疲软。
国内燃油销量下降是另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而燃油销量是衡量消费者对石油产品需求的重要指标。中国主要石油公司中石油和中石化 (OTC:) 的报告显示,今年迄今燃油销量下降了 2%。
这反映出柴油、汽油和煤油消费疲软。2024财年第二季度,国内燃料销售进一步恶化,同比下降6%,表明需求持续低迷。
柴油消费量下降最为明显,今年迄今已下降 4%。柴油与工业和建筑活动密切相关,其下降预示着经济普遍放缓。
另一方面,汽油消费量保持强劲,今年迄今增长了 7%,但随着电动汽车 (EV) 的普及加速,预计汽油消费量将趋于平稳。
电动汽车普及率现已超过 50%,分析师预测未来五年内汽油需求将达到峰值。受航空旅行复苏推动,煤油需求今年迄今增长了 19%,但包括石脑油、液化石油气 (LPG) 和燃料油在内的其他石油产品今年迄今下降了 7%。
海运石油进口的实时数据也显示出类似的疲软态势。中国 8 月份海运石油进口量同比下降 9% 至 1000 万桶/天。今年迄今,海运石油进口量下降 2%,这与国内销售和炼油活动需求下降的趋势相一致。
分析师表示:“根据目前的运行率和公司前景,2024 年中国石油需求可能下降 -2% 至 -4%(0.3-0.6 百万桶/天),低于行业预期。”
中国最大的炼油企业中石化预计,全年国内燃料销量将同比下降 3.7%,炼油产量将下降 1.9%。
国际能源署 (IEA) 最初预测石油需求增长率为 0.3 MMBL/d (同比增长 2%),但未来几个月可能会下调其预测。
石油需求下降恰逢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挑战之际,如工业部门增长放缓、房地产投资减少以及消费支出疲软。
柴油和其他重质燃料的需求减弱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反映了更广泛的经济趋势,而随着电动汽车继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汽油需求的增长可能会放缓。
Bernstein 的分析显示,中国石油需求可能在未来五年内达到峰值。随着电动汽车普及率的提高,运输燃料(汽油和柴油)的需求可能在 2025 年达到稳定水平,到 2030 年,中国石油总需求预计将达到峰值。
虽然预计石化原料的需求将继续增长,但这不足以抵消运输燃料需求的下降,目前运输燃料占中国石油总消费量的50%左右。
随着中国石油需求增长放缓,全球石油市场可能会受到影响。过去二十年,中国占全球石油净需求增长的 50% 以上,因此中国需求轨迹的放缓或逆转可能对油价产生重大影响。
分析师表示:“如果中国石油需求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那么 2024 年下半年乃至 2025 年油价可能会走低。”
油价遭遇抛售,原因是多种因素,包括 ISM 数据弱于预期、利比亚石油供应中断的风险降低,以及最重要的中国需求疲软。
伯恩斯坦分析师认为,中国石油需求的“黄金时代”即将结束,这将对全球石油市场产生持久影响。
尽管石化原料等某些行业可能继续支撑需求,但中国石油消费的整体前景是增长放缓并最终下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