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ews is by your side.

企业福利在日本银行业盛行 – William Mitchell – 现代货币理论

9


我今天要出差很多次,所以我在休息期间写下这篇文章。周五我在东京会见了一位记者,我们讨论了与日本当前政策辩论有关的各种问题。此外,我们还讨论了日本银行业的最新情况,以及它们几乎全面创下净利润创纪录水平的事实,尤其是三大银行,当读者了解这些利润的来源时,可能会感到惊讶。这实际上是相当可耻的,但表明日本央行现在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它自己的行为,同时受到主流经济学家的欢呼,其中一些经济学家可能从同一家银行获得了丰厚的咨询收入。

补充存款便利

“补充存款便利”是一个奇特的名称流程,日本央行通过该流程向商业银行支付银行在央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的利息回报。

更多信息可从日本央行获取 – 什么是补充存款便利?

CAB只是银行在日本央行持有的作为清算系统一部分的“经常账户余额”和“特别准备金账户余额”。

每个“指定准备金维持期”或“DRMP”,日本央行计算其向商业银行支付的利息(简单地“将超额准备金余额总额乘以当前商定利率”),

本质上,日本央行将“超额准备金总额余额”计算为“DRMP 期间每天的 CAB 金额之和减去……每天所需准备金金额”,并为商业银行提供这些超额准备金的有竞争力的回报。

2025 年 1 月 27 日,日本央行将免费存款便利利率从 0.25% 提高至 0.5%。

它在2008年10月31日发布的货币政策声明《关于货币政策决定》(货币市场操作指引变更,下午1点58分公布)中介绍了这一计划。

它说该计划是通过“一致投票”决定的:

为确保货币市场稳定,将实行超额准备金余额付息临时措施,进一步促进年底和财年末流动性充足。该措施自11月准备金维持期起至2009年3月准备金维持期有效,适用利率为0.1%……

当然,这不是临时措施。

它为什么这么做?

这就是我在引言中提到的束缚。

在之前链接的日本央行声明(见上)的附件 2 中,该银行解释了引入补充存款便利的动机。

全球金融危机对金融体系造成的压力导致各国央行加大在二级市场购买政府债券的力度,以压低债券收益率(央行需求的增加推动固定收益资产价格上涨,收益率下降)。

这种现象在银行业的表现是超额准备金的大量积累——银行流动性泛滥——远远超过了清算系统日常需求所需的水平。

日本央行随后面临一个困境,他们在附件 2 中指出:

然而,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可能会导致无抵押隔夜拆借利率(政策利率)大幅跌破其目标水平。

学院派经济学家中只有现代货币理论(MMT)经济学家真正注意到的一点是,如果超额准备金余额得不到回报,那么持有超额准备金的商业银行就会试图在隔夜市场(金融机构相互交易的市场)上将其出售给可能缺乏准备金的银行。

这是一个竞争过程,在试图摆脱超额准备金的过程中,银行有效地将隔夜利率压向零——如果零是无所作为的默认结果,那么任何回报都比零好。

日本央行面临的问题是,如果它想实行非零政策利率,那么银行间竞争将损害该政策目标。

日本央行的解决方案是要么通过出售政府债券来吸收超额准备金,从而向银行提供有竞争力的收益率,要么简单地为超额准备金提供有竞争力的收益率并保持余额不变。

显然,如果超额准备金出现的原因是日本央行购买债券,那么第一种选择就不可行。

因此,像大多数中央银行一样,日本央行选择了第二种选择 — — 并因此创建了补充存款便利。

当时(2008年10月),日本央行的目标政策利率为0.3%,并支付了0.1%的超额准备金余额(低于20个基点)。

这一“临时措施”自出台以来,发生了诸多变化。

2011年3月,根据进一步的政策降息,超额准备金率降至零。

2016年1月,随着负利率政策的定量和定性货币宽松(QQE)的宣布,引入了新的多层体系。

日本央行的解释(什么是补充存款便利?)是:

在负利率QQE框架下,本行活期账户分为三档,分别适用正利率、零利率和负利率。

这三个层次是:

1.“基本余额:适用0.1%的正利率”。

2.“宏观附加余额:将采用零利率”——该组成部分包括作为与“东日本大地震”相关的日本央行贷款计划的一部分而积累的所需准备金和余额。

3.“政策利率平衡:将适用-0.1%的负利率”——总余额与1和2之和之间的差额。

日本央行在 2016 年 1 月 29 日发布的声明中对这一制度进行了更全面的解释——引入“负利率下的定量和定性货币宽松”。

负利率政策于2024年3月被放弃,并取消了补充存款便利的分级制度。

随后恢复对超额准备金支付正利率(2016年之前实施的政策)。

我在这篇博文中讨论了这些变化的一些方面——日本不会出现财政危机(2025 年 6 月 23 日)。

在日本货币经济学会2025年春季年会上的演讲中,日本央行副行长非常清楚地解释了事情的经过。

他表示,超额准备金付息政策意味着:

……中央银行可以独立于利率指导来确定其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从而使其能够利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部分实施大规模政策。

因此,日本央行可以在不影响政策利率的情况下购买尽可能多的政府债务 — — 方法是将超额准备金保留在体系中,并通过为超额准备金支付有竞争力的回报来切断任何可能导致利率降至零的“套利”。

经常余额和收入流量

截至 2025 年 11 月 20 日,补充存款便利下的经常账户余额总额为 4,887,800 亿日元(来源)。

一些简单的算术告诉我们,CDF 的支付总额约为 9 月份季度名义 GDP 的 0.38%,即约 24,439 亿日元。

实际上,日本央行现在正在向商业银行支付大量资金,这令人惊讶地保证了它们创纪录的利润水平。

日本银行的盈利能力

日本央行发布关于银行业的 6 个月度报告,最新的是《金融体系报告(2025 年 10 月)》(2025 年 10 月 23 日发布)。

此外,金融体系报告附件系列提供了更多详细信息。

日本银行 2024 财年财务业绩(2025 年 9 月 12 日发布)——提供了有关银行盈利能力的有趣信息。

我们读到:

主要金融集团2024财年净利润约为4.5万亿日元,增长33.2%
与上一年相比的百分比。净利润因净利息收入增加而增长
随着日元利率和国内未偿还贷款的上升……

主要银行(非合并)2024财年净利润约为3.3万亿日元,
尽管非利息净额小幅下降,但仍较上年增长 47.5%
收入。

因此,那些怀疑高利率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好处的人应该反思自己的立场。

这就是世界各地的银行经济学家总是要求央行加息的原因之一——他们深知银行利润会因此而增加。

下图取自日本央行 2025 年 10 月金融体系报告(如上所述)(第 71 页),显示了日本主要银行、地区银行和信用金行的净利润。

信用金银行是日本创建的,是为当地中小企业服务的当地会员合作社——它们有点类似于澳大利亚的建房互助会。

我从东京一家金融服务公司获得的数据显示:

1. 2025 年上半年,最大 16 家银行的平均净利润增长了 16.7%(按年计算)。

2.三大银行的净利润增长——MUFG(三菱UFJ金融集团)增长12.7%;瑞穗FG为27.6%; SMFG(三井住友金融集团)的净利润为 27.3%,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3.下一级银行(横滨金融集团、目吹金融集团、群马银行、京都金融集团、伊予银金融集团、大师北越金融集团)均预计净利润增长超过20%。

4. 第三季度,前 16 家银行的净利润总额为 49,940 亿日元。

5. 绝大多数银行预计 2026 财年净利润将进一步增长。

与此相比,通过补充存款便利从日本央行获得的总收入为 24,439 亿日元。

几乎一半——尽管缺乏数据使我们无法以任何直接方式将后者归因于前者。

但可以公平地说,日本银行 2025 年净收入增长的很大一部分来自日本央行为超额准备金提供的利息支付。

换句话说,大量利润来自“政府”支付,而商业银行既不采取任何行动来赚取利润,也不承担任何风险。

银行支付的年度股息也在增加,这意味着补充存款便利下的支付正在使银行股东致富,而普通消费者则面临更高的借贷利率。

预计如果日本央行将政策利率再提高0.25%,银行的年度利润将进一步增加3000亿日元。

现在考虑一下……

我们经常听到有关向失业者支付收入补助的说法——失业公民已经变得依赖福利。

这种观点的支持者还坚持认为,失业者被迫跨越一系列合规障碍(委婉地称为“活动测试”,但大多是社会病态的惩罚制度),以获得政府给予他们的微薄收入。

但你在财经媒体上找不到任何关于在全球金融部门运作的大规模企业福利计划的文章,政府通过中央银行通过这些超额准备金向商业银行支付数十亿美元,这些准备金承保了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并增加了银行股东的财富。

而银行不需要做任何事情来获得“企业福利”。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引言中说这是可耻的。

结论

现代货币理论的观点很明确——央行应将政策利率设定为零,并且不为银行业内的超额准备金提供回报。

我自己的立场比这更进一步,它涉及将所有银行国有化。

今天就够了!

(c) 版权所有 2025 威廉·米切尔。版权所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