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ews is by your side.

WoodMac 警告称,取代中国在铜供应链中的地位“不可行”

27


在中国江苏省淮安市,一名工人正在捆扎铜线棒,然后将其装上卡车。

Vcg | 视觉中国集团 | Getty Images

伍德麦肯兹表示,西方国家寻求摆脱中国在铜矿领域的主导地位,这可能会延缓能源转型,增加成本,而完全取代中国将是“不可行的”。

中国在铜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种关键金属是可再生能源、储能和电动汽车等新兴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国家试图通过补贴和投资取代中国对铜的控制时,伍德麦肯兹警告说,脱碳和减少对北京的依赖的双重目标是相互矛盾的。

这家自然资源数据分析公司周四发布的一份报告称:“需要投资数千亿美元建设新的铜加工和制造产能来取代中国。”报告还称,到 2050 年,对铜的需求可能会增长 75%,达到 5600 万吨。

它补充道:“这将造成效率低下,导致成品价格大幅上涨,并增加能源转换的成本和时效性。”

国际能源署称,到 2030 年,现有矿山和在建项目只能满足 80% 的铜需求,这意味着铜可能出现短缺。

伍德麦肯兹表示,全球大部分原材料的初始开采主要发生在美洲和非洲,中国国内采矿产量仅占全球产量的8%。

尽管在计入中国海外矿业资产后,这一比例上升至近 20%,但中国仍需要确保额外的供应才能满足其需求。报告称,世界其他地区有足够的原生矿供应来满足当前需求。

然而,铜供应链包括几个关键阶段,包括采矿、冶炼和精炼、制造和成品制造。

报告称,世界其他地区拥有丰富的铜矿资源,但中国在下游加工制造方面却占据主导地位。

伍德麦肯兹全球采矿研究主管尼克皮肯斯表示:“由于政府和制造商希望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因此考虑整个供应链而不仅仅是采矿业务至关重要。”

“虽然铜供应风险可以得到缓解,而且各国已开始进行一些重新平衡,但中国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意味着完全取代是不可行的。”

在中国梧州的一家冶炼厂,熔融的铜流入模具中。

何华文 | 视觉中国集团 | Getty Images

报告指出,80% 的铜矿开采会产生铜精矿,这些精矿必须在冶炼厂和精炼厂加工才能产生阴极铜。然后,制造商会利用这些材料制造铜部件,最终制成成品。

伍德麦肯兹的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中国占据了全球冶炼产能增长的75%。

皮肯斯说:“如果没有中国,铜供应链就需要大幅提高加工能力才能实现能源转型目标。”

报告称,目前北美和欧洲还没有新建初级冶炼产能的计划。相反,美国专注于二级市场和铜回收,最近在该国建立了第一家用于多金属回收的二级冶炼厂。

自2019年以来,中国还占全球铜和铜合金制造产能新增量的80%左右,目前中国拥有全球制造产能的一半。

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等立法旨在补贴关键矿产投资。然而,报告称,对于铜而言,由于利用率低、运营成本高以及环境法规等因素,此类努力在美国和欧洲遇到了障碍。

“务实和妥协对于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至关重要,而且不会给纳税人带来过高的成本。放宽全球贸易限制可能是一个必要的让步,”皮肯斯说。



关键词:铜 (2023 年 3 月) ,铜制造,铜市场,贸易,能源,商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