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ews is by your side.

这会从哪里来?由 Investing.com 提供

12


Investing.com——据瑞银称,到 2050 年,储能预计将增长 34 倍。

目前约 270 吉瓦 (GW) 的装机容量预计将激增至 9,000 吉瓦以上,以满足日益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的需求。到 2030 年,储能容量预计将增长八倍,达到 2,000 吉瓦以上。

扩大储能被视为解决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问题的关键组成部分。瑞银的分析与各种报告中达成的更广泛共识一致,预计到 2030 年及以后储能将出现大幅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能源署 (IEA) 2024 年报告显示,2050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预测大幅上调,其中太阳能发电量较 2023 年报告增加 30%,较 2015 年报告增加 11 倍。

瑞银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我们认为这表明储能需求被低估,我们可能会看到进一步的向上修正。”

该银行还指出了储能与可再生能源资产的动态变化,估计储能容量应占可再生能源总容量的 20% 左右。

瑞银中国公用事业团队之前的预测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转变,该团队预计储能占可再生资产的比例将从2020年的10%增加到2030年的20-30%。

该报告探讨了可能有助于这种增长的各种储能技术,评估了它们的优点、缺点和商业可行性。

分析师表示:“我们认为,由于这些因素,不同地区实施的存储类型可能会有所不同。”

瑞银指出,虽然抽水蓄能目前占储能的大部分,并且由于地理限制预计不会显着增长,但电池存储系统预计将出现显着增长。

这一增长部分归功于电动汽车(EV)行业的进步和由此带来的成本降低,以及电池系统的模块化和灵活性。

瑞银分析师表示:“电池有多种尺寸(住宅规模到公用事业规模),电池是模块化的,可以放置在任何需要的地方。”

然而,能源存储所需的大幅扩张也带来了挑战,特别是某些电化学电池的限制。其中包括对关键原材料的依赖、地缘政治风险、与水相关的生产问题,以及对寿命、安全性和持续四个小时以上储存的经济性的担忧。

分析师表示,“其他技术可能会成为颠覆者”,例如重力、压缩空气、压缩二氧化碳和液态空气存储,以及钠离子、铁空气、固态和液流电池等替代电池类型。





关键词: